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基层矛盾八成得到化解

2013-02-20 08:47: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调联动

筑牢纠纷调解第一关

2012年12月19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调处中心来了一对夫妇,他们从调解员手中拿到14万元补偿款。原来,丈夫顾李华在2008年因工伤导致双目失明,2010年经洋口镇司法所调解,由用人单位一次性补偿57万元,分4年付清,如今已是第三年了。保证调解质量,关注后续情况,对家庭困难、数额较大的调解、法律援助案件及时进行跟踪回访,确保每件案件补偿落到实处,如东县认真对待每一起调解的做法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人民调解,曾经被誉为“东方一枝花”,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形成了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模式。

2011年,中央综治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6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着力推进在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等矛盾多发领域建设专业性调解组织。据中央综治委办公室统计,5年来仅专业性及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数量就增加了115%。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2645个、道路纠纷人民调解组织2552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66万个。许多地方都加强了对专业性调解组织的人员配备和教育培训,建立了相关专业领域调解专家库,为调解组织提供专业咨询指导。

“大调解”向专业化、行业化、职业化的转变,强化了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一大批专业领域内的矛盾纠纷得以解决在萌芽状态。5年来,全国涉及土地征用、房屋征收拆迁、企业改制等领域的信访突出问题减少了13.5%;2012年,医疗纠纷调解的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2012年1至9月,全国受理交通事故信访案件的数量同比下降了10.7%。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