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怎么管理
【凉山见闻】推进“绿色家园”建设,通过教育感化服务,帮助吸毒人员摆脱毒品危害
“在凉山,60%以上的治安案件是吸毒人员所为,抓住了禁毒这个‘牛鼻子’,也就抓住了平安建设的关键”,凉山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文泉向记者介绍。
由于靠近“金三角”地区,凉山成为境外毒品经云南进入四川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并逐渐发展成为毒品消费市场和深受毒品危害的重灾区。目前,纳入动态管控系统的吸毒人员就有2.1万人,管好这部分特殊人群,通过教育感化服务,帮助他们摆脱毒品危害,成为平安建设的重点。
走进凉山州西昌市戒毒康复中心,“阳光家园社区”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在这里,我们把吸毒人员作为受害者来对待,称呼他们为‘学员’,帮助他们康复戒毒。”中心主任马兴友说,不穿制服的民警,此时不是管教,而是学员们的老师、朋友。
“我吸毒多年,也戒毒多年,反反复复了许多次。原因之一是受到歧视,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不能过正常的生活,只能和过去的毒友们混迹在一起,去偷、去抢、去吸毒。”学员刘某告诉记者,“来到康复中心后,我参加了技能培训,中心老师还推荐我去洗车场工作。”
这只是凉山州开展戒毒康复的一个缩影。杨文泉介绍,目前,凉山州正在推进“绿色家园”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1.8万亩,可容纳1万人同时戒毒康复,预计投资7.5亿。建成后,戒毒人员可以自愿选择生活在这个大社区,也可以通过康复重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