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郭家坳派出所民警巡逻老城区。
资料图片
四川省眉山市政法系统开展“警民亲”活动。
资料图片
四川省眉山市人社局调解员成功调解一起工伤纠纷。
记者 徐 隽摄
近年来,四川省以基层基础和队伍建设为重点,打造平安四川,全省群体性事件下降72.2%,信访总量下降22%,群众安全感达到94%,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春节期间,记者就平安建设的重点问题走访了四川的4个地方:内江、眉山、凉山、自贡。
群众安全感为何提升
【内江见闻】警力下沉,提高见警率和快速接警反应能力,开展“警民亲”活动
“喂,110吗?大洲广场有人打架了!”2月5日早上9时20分,一个“报警”电话打到四川省内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
3分钟内,警灯闪烁,3名派出所民警赶到大洲广场;5分钟内,巡警赶到。
“不错!反应迅速,各警种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了指定地点。”内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发强说。
原来,这是内江市在春节前夕对民警快速接警反应能力的突击检查。
内江靠近重庆市,是进出四川的交通要道,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复杂,打架斗殴多发,曾一度被群众戏称为“暴力之城”。
“社会治安问题是内江市民最关心的三大问题之一。为从根本上扭转治安形势,内江市采取了一系列平安建设举措,包括提高见警率、提高民警快速接警反应能力,构建民警、协警、保安、志愿者组成的‘地网’体系和街面、单位、小区视频监控组成的‘天网’体系。”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说。
在内江市隆昌县,记者见识了“网格化”巡防工程的效用。隆昌将城区划分为5个巡防区,分别设置治安岗亭,并建立实战中队,“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全天候防控。
在人声嘈杂的火车站广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准备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在这里候车,感觉安全吗?”“安全!有警察巡逻,发生什么事情,喊一嗓子,警察就来了。”
2012年,隆昌巡警大队接处警2648起,救助群众352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8人,追回被盗摩托车14辆。
除了警力下沉,筑牢基层治安防控网,内江市还着力提高政法干警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执法水平,开展“警民亲”活动,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赢取群众信任。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实现九连升,2012年达到95.3%,对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3.5%。过去的“暴力之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平安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