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远看到警灯闪烁心里踏实多了
温州社会治安一手抓当前除恶治乱一手抓长远建设“三网”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公安机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13.7%、抢夺抢劫等“两抢”案件同比下降28.4%、破获刑事案件数同比上升20.1%、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度跃升。
“一年来,我们一手抓当前,强势开展以狠扫黑恶、狠缴枪爆、狠治乱点为重点的除恶治乱专项行动,一手谋长远,扎实推进情报信息网、基础防控网、视频监控网三网建设。”温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黄宝坤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深知,只有标本兼治,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真正为百姓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除恶治乱为群众平安而战
温州市人口数居全省第一,且外来人口众多,治安形势复杂,近年来年刑事发案一直在10万起左右,“两抢”案件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人说,温州平安则浙江平安。
2011年底,黄宝坤履新后,决定把除恶治乱作为全市公安机关当前重要任务,以黑恶必除、枪爆必缴、乱点必治为标准,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出重拳、下猛药,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在誓师大会上,黄宝坤慷慨激昂地说,“黑恶是和我们警察抢饭碗,枪爆是和我们警察比威力,乱点是和我们警察争地盘。除恶治乱,是为温州平安而战,为群众平安而战,也是为警察尊严而战!”
一场声势浩大的除恶治乱攻坚战在温州全面展开。
自2008年以来,吴良云涉黑团伙几乎垄断了鹿城区七都街道所有重大建设项目。除恶治乱专项行动开始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采取异地用警、专案经营等措施,一举摧毁了这一涉黑团伙。
至去年底,全市共摧毁黑恶团伙294个,其中包括8个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全市246个市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治安无障碍施工。
历时10个月的专项行动中,全市共查获枪支564支、管制刀具2519把,诸多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被消除。
鹿城区茶花小区居民王大伯说起除恶治乱之后的新变化,赞不绝口。
2011年,这一常住人口4300多人的小区,刑事发案数达330多起,相当于几乎每天都有案件发生,混乱的治安状况让小区居民苦不堪言。茶花小区被列为市级治安乱点后,驻地民警社区干部齐抓共管,人防、技防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小区治安面貌焕然一新。
信息化防控网筑天网恢恢
“突出治安问题不解决,公安机关不可能腾出精力去谋划长远之策;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平抑后,不及时跟上治本之策,问题随时有可能反弹。”黄宝坤多次这样阐述社会治安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基于这一认识,去年5月,温州市公安局开始建设以情报信息网、基础防控网、视频监控网为主要内容的治安防控体系。
前不久的一个晚上,鹿城区六虹桥路发生一起放火案。民警从案发现场提取的一张照片入手,通过人脸识别比对技术,直接确认犯罪嫌疑人系文成籍男子胡某并将其抓获。
一年来,温州公安机关以情报综合应用平台、警务工作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三大平台为核心,自主研发构建了别具特色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2012年,全市破获的3.06万起刑事案件中,利用信息化应用体系直接破案6400余起,信息协破案件2200多起。
“老远就看到警灯闪烁,心里比过去踏实多了。”居民陈晨在超市上班,她说,每晚夜班回家路上,看到民警在路边岗亭附近执勤,感觉很安全。
哪里人多、治安复杂、容易发案,就在哪里设置执勤亭点,亮起醒目的警灯——2012年6月,温州市公安局打造的“警灯工程”受到市民普遍欢迎,被赞誉为“民心工程”。如今,全市已设立435处公安夜间执勤亭点和1820处全天候治安联防岗亭。
针对基层警力不足的实际问题,该市公安局还把2600多名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警力抽调出来,承担夜间执勤亭点的执勤巡逻任务。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10天要执勤巡逻一次,每次执勤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
“警灯工程”实现了屯警街面,视频监控网的加速建设则给温州增添了数万名24小时不眨眼的“目击者”,让犯罪分子知道了何谓天网恢恢。
“视频侦查已经成为刑侦、技侦等侦查技术之外的一种重要侦查手段。”黄宝坤告诉记者,温州市监控探头12万个,纳入公安视频监控网的两万余个。(记者陈东升 通讯员潘秀慧)
·[视频]浙江温州市检察工作会议召开
·温州永嘉县法院"五指握拳"重击欠薪
·温州龙湾法院狠抓管理提升审判质效
·浙江温州中院依法平等保护知识产权
·温州春节期间开展“打盗抢保平安”专项行动
·温州春节期间开展“打盗抢保平安”专项行动
·温州春节期间开展“打盗抢保平安”专项行动
·温州状元亭:在自觉自治间走向规范
·浙江温州:“警灯工程”打造为民服务新亮点
·浙江温州创新打造廉政风险预警管控系统
·温州仙岩悉心培植“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