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曲周演绎

2013-02-19 13:44: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我有一个网友是法官!”

    曲周法院民三庭有个“调解控”,他就是民三庭庭长杨敬勇。无论多么棘手的案件,只要到他手里,他总要想方设法去调解一番。

    为提高调解成功率,杨敬勇自修了《大众心理学》,掌握了多个乡镇的方言土语,甚至还“玩”起了QQ。

    他的QQ好友中有个叫“玉树临风”的网友,曾经是让他“魂牵梦萦”的人。

    “玉树临风”真名叫李华,是曲周镇城关人。去年,两口子闹别扭,妻子一气之下跑到法院起诉离婚。

    李华万万没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当上了“被告”,而且还是被自己妻子给“告”的,又羞又恼的他瞒着家人一声不吭地跑到南方打工去了。

    他一走不要紧,可苦了杨敬勇。

    很明显这是个“怄气”官司,依着杨敬勇的脾气,是一定要想办法促使双方和好的,可被告找不到,这调解工作就无从下手。

    杨敬勇找遍了李华的父母和亲朋好友,都没打听到他的下落。那段时间,李华是他“做梦都想见到的人”。

    一次,杨敬勇到李华家向他父母了解情况时,无意中发现墙上糊的报纸上有一串数字,不像电话号码。经他父母同意后,杨敬勇将这串数字抄了下来,找人一打听才知道是个QQ号码。

    杨敬勇如获至宝,自己也申请了一个QQ号,经联系确认该QQ号确为李华使用。经过近一周的“网聊”,李华逐渐消除了抵触情绪,表示愿意和妻子“谈一谈”。

    可是调解不是一两天的事,万一辞掉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回来和妻子谈得又不理想咋办?李华还是有顾虑。

    考虑到李华的情况,杨敬勇决定“将‘网聊’进行到底”。他找到李华的妻子,一起通过QQ聊天展开调解,并说服双方父母帮助说和,最终促使小两口重归于好。

    案件办结了,但是杨敬勇与李华的“网聊”并没有结束。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有了困惑,李华都会和这位法官网友聊聊,听听他的意见和建议。

    每当工友们称赞他懂的多时,他都会骄傲地说:“我有一个网友是法官!”

    如今,在曲周法院,像杨敬勇一样会使用QQ、MSN、微博等“时髦”通讯工具,还能听懂、用好网络流行语的法官不在少数。

    “曲周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中80%以上发生在‘80后’之间,这部分年轻人流动性大、叛逆性强,利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沟通工具和语言,促使双方达成调解,修复受损的家庭关系,进而推动乡风文明、村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不就是‘马锡五审判方式’调解艺术的精髓所在吗?”杨敬勇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