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种兵”,汶川大地震救援中曾大显身手
“我是特种兵。”
凡是第一次知道陈春晖这段经历的人,都会用怀疑和惊讶的目光再瞄他几眼,身材不高,也不魁梧,貌不惊人,好像只有稍显黝黑的肤色还有点符合特种兵的特征。特种兵?是的,陈春晖确实曾经是一名身手不凡的特种兵。
2003年,陈春晖应征入伍,来到了某空军部队,成了一名伞兵。这个部队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有着光荣的历史。
刚入伍的时候,大家都“嘲笑”他是不能吃苦的“江苏兵”,陈春晖表面上哈哈一笑,背地里却暗自下决心:不能让他们看不起。为了练好跳伞动作,他利用休息时间,在乒乓球台搭成的“模拟平台”上反复跳跃,一个晚上要跳500多次。半年后,“优秀伞兵”的名单上,有了“江苏兵”的名字。
“我们‘江苏兵’也能吃苦,我要为‘江苏兵’正名!”陈春晖暗暗立下的誓言换来了优秀的训练成绩,也让战友们对他刮目相看:刚开始,5公里武装越野,陈春晖在全连只跑了个70多名,为了提高成绩,他盯住排在自己前面的每一个目标苦练,两个月后,他跃升至第二名!
2004年,经过一系列科目的艰苦考核,陈春晖被特种兵大队选中,成了一名人人羡慕的特种兵,这可是几百里挑一的荣誉,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
“我可是从‘地狱中的地狱’里出来的。”说起在特种兵大队的日子,陈春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在我们军,大家戏称教导师是天堂,作战师是人间,空降师是地狱,而我们特种兵大队,则是地狱中的地狱。”
地狱里的地狱,经历的当然是魔鬼般的训练。2007年,为了迎接全军特种大队一级达标考核,陈春晖和战友一起接受了连续9个月的残酷训练,每天从早上5点半开始训练到晚上9点半。在攀登训练中,他的双手几乎被磨烂,吃饭时连筷子都抓不起来。考核结束,陈春晖的成绩异常优秀,并荣立三等功。
然而,让陈春晖最难忘的,还是他参加汶川大地震救援的那些日日夜夜。2008年5月14日,汶川大地震后仅两天,陈春晖所在的部队就接到命令,立刻赶往灾区执行救援任务——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灾区上空空投救援物质。当时的陆路救援尚未打通,空投物资成了灾区群众渡过危机的唯一希望。
在灾区上空俯瞰灾情的惨烈,陈春晖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强烈的冲击,也让他懂得了生命的宝贵。10天之后,陆路打通,空投任务结束,他和战友们又驻扎在成都机场参与救援物资的转运任务,一连干了三个月,“当时,看见全国各地捐赠的爱心物资源源不断而来,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一批又一批地赶赴灾区,我深深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那种关爱,更增强了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辈子好事的决心。”
2008年底,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陈春晖选择了退役。2009年8月,他通过事业编制考试,进入仪征法院行政装备科工作。两年后,为了发挥他的特长,仪征法院决定将他转为聘任制法警。
脱下军装两年多后,陈春晖又穿上了警服。虽然他是一名“身经百战”的特种兵,但到了法警大队,陈春晖一直用一名“新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刻苦训练,有空就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各种业务技能,在法警这个新岗位上,他希望自己依然是一名出色的“特种兵”。
陈春晖刚到警队不久,就迎来了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岗位大练兵活动,仪征法院要代表全省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考核。为了练好1000米长跑这个项目,陈春晖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去仪征体育场加训,由于体育场里人多拥挤,一次,为了避让两名女士,陈春晖不慎踏入草坪中里一个隐蔽的坑中,脚不慎扭伤。
“他身体素质很好,其实不用那么拼命。”仪征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陈宇说,“但春晖说自己离开部队好久了,不加倍苦练一下怕会拖后腿。”
最后参加考核的时候,陈春晖的脚踝肿得像个馒头一样,但他没有退却,强忍着痛参加完所有的考核项目,考核结束的时候,他是被同事抬下考场的。最终仪征法院法警大队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考核活动的全省第一。
陈春晖很欣慰,不是因为成绩,而是自己作为警队的一员,他圆满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是他在部队里练就的风格,他,从不服输。
·大庆让胡路法院强化法警工作为刑事审判护航
·延伸法警工作 提升执法能力
·河北邢台法院法警安检服务记事
·郝建:值班——法警
·内蒙古全区12个盟市地区分院已全部成立法警支队
·徐州中院举行全市法警岗位大练兵考核竞赛
·徐州中院举行全市法警岗位大练兵考核竞赛
·陕西推进法警执法规范化
·广西单列法警队发展到126个
·广西检察机关五年来单列法警队从5个发展到126个
·江西铜鼓法院法警大队强化队伍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