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大众时评:回避问题,等于放弃进步

2013-02-19 11:27: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大众日报 

春为一岁首。研究新工作,开拓新局面,总要涉及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很多同志那里,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相对于成绩,讲问题总是让人充满顾虑。问题说得太多,压过了成绩,会影响形象,也不利于激励士气,能少讲的尽量少讲;讲问题“张家长、李家短”,会影响团结,能不讲的尽量别讲;有些问题解决起来有难度,话说得太深、太满,将来工作就没了退路,能放放尽量先放放。时而担心说长了,时而担心说深了,瞻前顾后计算得失,大问题被讲成小问题,小问题被讲成没问题,最终近乎无形。

比如,改革是工作重点也是难点,但每迈一步不是“动人”就是“动利益”,在顶层设计不完备情况下,难而又难,经常成为“先放放”的对象,即便有些问题火烧眉毛,还是被束之高阁;再如,治理污染群众呼声很高,但要办得让人满意,得关工厂的门,得找到新能源,还得劝群众改变生活习惯,难似“愚公移山”,只能“原则性地讲讲”作罢。有很多老大难问题,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谓问题,其实就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它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总是为群众最先感知。当我们面对问题时,如果采取的是掩耳盗铃、视而不见的态度,势必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深,群众越来越不满。事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从一开始就回避问题、回避矛盾,就等于放弃了发展进步的机会。

有些同志习惯于把回避问题,当成一种“领导艺术”来看待,其实并不“艺术”。试想,如果我们连提出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何来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成效?事情搞不好,能有什么“艺术”好谈?面对问题的态度,是责任的体现,也是能力的体现。只有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现在种种棘手的问题,在将来才可能不再是问题。

开新局、迈新步,这一点尤为重要。

    评论员 任宇波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