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毒校服案引关注:谁来为孩子的安全把关

2013-02-18 19:02: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闻晨报 

    上海市质监部门通报,6批次学生服在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中被判定为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冬装因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属质量问题严重,已被质监部门立案查处,这也是上海对学生服质量首次立案。

    “毒校服”是否已经流入学校、被学生穿上了身?哪些学校从该企业订制了校服?这家屡上“质量黑榜”的企业为何还在生产供货?校服的质量究竟由谁来把关,相关部门是否监管到位?

    带着这些问题,晨报记者昨天探访了涉事的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一一询问了企业负责人、上海质监部门、上海教育部门以及部分学校。

    “毒校服”是否已流入学校?

    厂家:镶边出问题,50件样衣未交付

    此次身陷“毒校服”风波的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霞”),位于浦东川六公路附近一处大院内,作为厂房及生产车间的两层小 楼,与院内其他工厂及员工宿舍毗邻。公开企业注册登记信息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30日,注册资金为50万元,法定代表人姓王。

    记者昨日探访发现,欧霞大门紧闭,隔窗望去,底楼的桌上散落着一些白色碎布边,上面还有纸和笔,反复辨认,写的是一些学校的名字、套 数,以及校服的尺码。底楼还堆着不少编织袋。公司后方还有几处隔间,也都是仓库,堆放着编织袋,里面装着校服。而最内侧的隔间,有几捆红色面料,旁边还散 堆着一些校服。记者现场了解到,欧霞在1月底已放假,工人们要过了元宵节才回来。

    上海欧霞相关负责人出示的一份由市质监局纤维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被抽检批次产品上被检出有可致癌物的为一根宽1厘米的黑色布 条。该负责人称,布条是从浙江绍兴柯桥进的货,缝在校服袖子上以起美观装饰作用。“按照企业自检流程,对供货商提供的原料布厂家需要进行检查,但由于该布 条面积太小,此次并没有进行事前检查。”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该布条仅用在50件校服上作为样品,并未流入市场,目前所有产品已被封存作进一步检验和处理。

    查出的“毒校服”是谁订的?

    五三中学所订演出服均未出售

    昨晚,“@浦东发布”发布微博表示,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服含有有毒物质。经核查相关情况,浦东质监部门负 责人表示,欧霞公司2009年、2011年学生夏装被检出pH值超标,2012年二季度学生服夏装使用说明标签不合格,后经整改复查均已合格。

    2012年四季度,市质监部门抽查了五三中学向欧霞公司订购的50套摇粒绒学生演出服,演出服面料为红色摇粒绒,里料为白色摇粒绒,三条黑色镶边。抽样检查中,2套演出服的黑色镶边面料被检测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质监部门当即将剩余的48套摇粒绒学生演出服全部扣押。50套演出服均未出售。质监部门已经对此进行立案调查。

    哪些学校在“欧霞”订校服?

    浦东教育部门排查出21所学校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欧霞的校服产品供应对象包括浦东地区的三四十所中小学。昨天,上海欧霞相关负责人王某对此说法予以了否认。她强调,客户都是她利用人脉争取来的,但生产能力达不到为三四十家学校提供校服。至于目前为多少家学校供应校服,她并未具体透露。

    对于涉及的学校名单,浦东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由质监部门提供该名单比较权威。”但质监部门表示,没有这份名单。

    有意思的是,浦东新区教育局证实,该厂此批次涉毒校服在质检之后已全部销毁。同时表示,目前,所涉及的各学校已全部停用该厂服装,这些 学校正在将学生以前所穿的服装进行送检,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则会按照合同条款追究厂家责任。昨晚,“@浦东发布”发布官方微博表示,鉴于欧霞公司出现的问 题,浦东教育部门进行了排查,已经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并将采购的学生服送检验机构检测。有关部门将根据检测结果,进 行相应的处理。

    截稿消息

    2012年采购“欧霞”校服的21家学校名单

    今日凌晨零时36分,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官方微博“@浦东教育体育”发微博称,经排查,2012年,分散采购欧霞公司生产的学生服 的学校为:龚路中学、沪新中学、顾路中学、育民中学、高行中学、三林中学、北蔡初中、民办育辛高级中学、川沙中学、五三中学、孙桥中学、侨光中学、新川中 学、江镇中学、川中南校、蔡路中学、陆行南校、民办联营小学、西园小学、孙桥小学、新城小学。

    屡上“黑榜”为何仍在生产?

    质监部门:只能依法督促企业整改

    质监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欧霞校服已连续3年位于不合格名单中。欧霞负责人王某曾说,当年针对pH值不合格的产品,重新洗过发货。有业 内人士称,企业在染色与整理工艺后续处理过程中水洗不充分会致pH值不合格。但是,如何进行水洗,怎么确保出厂时已经合格,王某没有解释。

    这样一家“前科累累”的企业为何还能继续生产?

    记者了解到,服装产品并不列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对于不合格校服的一般质量问题还是以企业整改为主,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则会移送相 关部门进行查处。由于校服不像汽车、玩具等纳入国家强制召回的产品范围,目前只能要求企业自主召回。对于多次出现质量问题的校服生产企业,质监部门会依法 督促企业完成整改,同时将相关情况通报市教委。对于该类企业,质监部门将列入监督抽查。

    校服质量谁来把关?

    学校:我们只看资质,怎知面料有问题

    记者昨天随机拨打浦东新区,尤其是川沙镇的中小学电话。下午,记者联系到川沙镇的某学校值班人员。他告诉记者,该校全校学生的校服都是从欧霞订制的,已有好几年。

    为何会选择这家服装厂?“他们也是有资质的,我们又不知道面料有问题。”该学校昨天通过新闻了解到“毒校服”的消息,校方第一时间通知了学生,新学期暂时不用穿校服,可以穿自己的衣服。

    [相关部门回应]

    质监:校服产品暂无明确准入门槛

    超九成厂家是小企业,质量抽查靠摸索

    从市质监部门公布的历年学生服产品质量抽查结果看,2007年校服的抽检合格率在83.3%,2008年是94.7%,2009年降至75%。到去年二季度,本市首次将校服使用说明列入检验项目后,校服的抽检合格率仅为48.78%。

    而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学生服生产企业中,九成以上是小企业,产品质量把控能力令人担忧。对于校服抽检不合格的相关情况,市质监部门表示,会及时通报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并由教育部门告知学校。

    针对此次“毒校服”事件中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昨天进行了相应解答。

    问:对于不合格企业是怎么处理的?

    答:首先,我局会将整个抽查情况在局网进行公告,另外,也会将相关信息通报给有关部门,还会将不合格企业的信息移送到相应的企业所在地技术监督部门,由他们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后,还会对企业整改好的产品进行复查,如果复查合格,即整改结束。

    问:目前校服产品有无明确的准入门槛?

    答:应该来说,对于整个上海的企业,没有明确的准入,不太清楚到底是哪些企业生产校服的,只要他能够生产服装,我想都是能够生产校服的。

    抽查只能由我们自己去摸索,到某个服装厂抽查,正好有生产校服的,有货,那我们正好去抽查一下,如果说没有,那么我们也不一定能抽到产品。此外还涉及有些学校是从外地订购,那么这块信息我们也没法找。

    问:上海有多少校服生产企业?

    答:每年在我们抽查范围内的大概20家左右,而且我们对校服企业抽查不合格的,后续也有跟踪的复查。

    问:一些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校服生产企业,环境较差,有点小作坊性质,对此质监部门怎么看?

    答:校服是没有准入的,只要是服装厂,大家都可以生产校服。至于选择企业,还是要看需求方,谁向服装厂订货,肯定是由他来选择,这个没有强制要求。

    问:为什么往往在开学或开学后才公布校服质量抽查结果?

    答:校服有季节性,可能学生开学前才会有这样的订货,企业才会生产,正是因为没有准入,很多情况需要我们自己去摸,时间上都是卡住这个时间点去抽查,可能才抽得到这个产品。

    问:质监跟教委的联动机制是怎样的?

    答:平时信息互通,我们会将抽查的信息告知他们,我们在去年也联合教委发了一个文,督促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主体严格把关,把好生产关,另外根据需求方案,把好验货准入。

    问:有建立不合格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吗?

    答:目前没有,有不合格的我们会在网上进行公开。

    问:不合格校服生产企业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吗?

    答:这个问题不好说,目前来说,中小企业比较多。

    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这个是选择方自己选择的,政府没有强制性要求,只要这家企业能够生产合格、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就可以,不存在企业大小的区别。

    问:但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作坊型,环境很差,你觉得这样生产出来的衣服质量会高吗?

    答:这个只要企业严格把关,控制好整个工艺,应该可以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教育部门:只负责核价,难把质量关

    校服不能强制订,有学校多年前已取消征订

    “毒校服”事件引起了很多家长对校服质量的吐槽。如何把好校服的质量关,成为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更有家长提出,是否一定要穿校服呢?

    记者昨天从市教委了解到,校服并非统一征订,市教委也有规定不能强制要求学生征订校服。在本市,已有学校多年前就取消了订校服,还有学校仅规定周一升旗仪式或相关主题活动必穿校服,其他时间不作硬性要求。

    订校服由学校自行决定

    昨天中午,市教委通过其新浪官方微博(@上海教育)表示,将通过“上海教育督查短信平台”,把质监局的抽查结果告知本市各学校,提醒各校在校服采购过程中注意选购质量合格的产品。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市教委没有文件规定过全市中小学需要统一订购校服,校服征订工作都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的。

    昨天,市教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局立即将本次抽检结果通报辖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并要求各学校认真对照检查,绝不能采购已被 抽检出不合格的校服产品。对已采购不合格校服产品的,各区县教育局要指导相关学校向提供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进行交涉,依法维护学校及学生的合法权益。

    不懂服装,无法监管质量

    昨天,黄浦区教育局计财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校服都是由学校自己找厂家订购,教育局只负责核价,即一年做几套、不能超过多少钱,但服装的质量问题,因为教育局方面不懂服装,所以无法监管。

    该人士表示,两区合并之前,校服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由区物价局来监管的,具体的流程是学校自己先找到校服生产厂家,然后上报教育局,教育 局来核实价格,然后物价局会请来服装专业机构检验校服质量,检验通过后再批给学校。不过两区合并后,具体由谁来监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目前还是个空白。

    杨浦区分管后勤的副局长也表示,几年前多数区县学校的校服在教育局的三产校服厂订,近年来取消了教育局的三产公司后,由学校自行采购校服。至于校服的质量,主要是质量监督部门在管,教育局是协管。

    校服限价,厂商不愿做

    据了解,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市教委、市物价局、市财政局都会联合下发有关通知,确定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允许收取的代办服务性收费项 目,其中,规定了校服价格。根据普陀教育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按照上海市物价局文件要求,校服价格由区物价部门在规定的最高标准下予以核定,其中高中学校自 制校服的,每套不能超过25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制校服的,每套不能超过150元。但是不少学校和家长都反映,价格定得有些低了。

    “一名学生一年所有的校服加在一起不能超过450元。”昨天,中心城区某公办初中的校长表示,校服价格限制很多,所以选择也很有限。由于利润太低,很多服装厂家不愿意做校服,愿意做的厂家中也就不排除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

    [记者手记]

    谁来为校服质量负责

    新学期前夕,欧霞“毒校服”事件如巨石投水,在许多学生家长心中激起层层恐惧的浪花:如果这样的校服穿到孩子们身上,岂不危害健康?

    质监部门说,将抽查结果通报了教育部门;教育部门说,校服征订权下放到学校,学校应把关,为学生维权;学校说,确定厂家时看过有关资质。看来,各方“各尽所能”。

    那么,该为校服承担责任的除了欧霞,就该是学生家长了:谁叫你当初签了购买校服自愿书?显然,这违背常理!十足的黑色幽默!出钱买的是校服,而不是致癌物。

    且不谈校服美丑,究竟,谁来为校服质量负责?作为家长,以下问题亟盼回答——

    为何一家多次抽检不合格的生产厂家,为啥校服照做不误,难道背后站着个比老虎还厉害的武松,能否真正地搞个“黑名单”震慑一下?

    校服生产厂家的资质如何确定,有无统一的准入门槛,为何九成以上是蚱蜢般的小企业?

    有人说校服是“买过的性价比最差的衣服”,校服的定价原则能否适度公开,招投标时企业做出过什么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承诺吗?

    校服生产过程中有无监管,抽查能不能前置,从而既减少企业“犯案”几率,也减少开学前检查出校服不合格对学生的影响?

    “校服便宜但质量不高”一直为家长诟病,部分厂家做校服偷工减料,夏季不吸汗,冬季不保暖,有关部门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对校服限价适当放宽,使校服在提高质量安全上留有更大的余地?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回应与解决,责任就在各方的头顶盘旋,谁也别嚷。责任就是,让学生穿上质量合格的校服。

    链接·芳香胺有多毒

    专家介绍,在一定条件下,含可分解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可分解还原出具有致癌性的20多种芳香胺类,这种染料在与人体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其 有害成分易被皮肤吸收并在体内扩散,然后与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物质混合起来,发生还原反应,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易 导致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等恶性疾病。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