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万家灯火平安夜 公安机关不“打烊”

2013-02-18 17:44: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日报 

    当寓意吉祥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当温馨祝福的话语洋溢四周,总有一抹藏蓝色守护着万家灯火平安夜。节日值守岗位的民警们,他们也是千家万户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他们不能与家人团聚,却守候着最美的灯光。春节长假期间,江苏省公安厅邀请6家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记者利用休假返乡探亲的时机,开展“迎新春·走公安”采访活动,安排他们深入公安基层一线随警采访,亲身感受家乡社会治安发生的显著变化,实地了解家乡公安民警在春节期间的工作状态,充分反映家乡公安工作的新气象,传递最基层的声音,分享最平凡的感动,让这个长假倍增“接地气”的“正能量”。

    一年又一年,新春坚守时

    ——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春节期间的暖心故事

    对很多人而言,春节意味着团聚、幸福、温暖和惬意,然而有这样一支队伍,当人们陶醉在浓浓的年味里,享受着全家团聚的天伦之乐时,他们却肩扛百姓的幸福快乐,为万家灯火平安夜保驾护航。他们中,有除夕夜在外地奔波擒贼的铁血男儿;有心系群众雪中送炭,新春送暖的百姓贴心人;有带病坚守岗位只为把回家的机会留给年轻人的老民警;更有工作几年来从未闻过除夕夜家乡饺子味的异乡人……他们在城市的灯火中守望,只为蛇年的平安钟声更清脆响亮。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在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随手撷取了几则小故事。

    雷霆出击,除夕前夜江城收网

    时间:除夕前夜

    地点:武汉某出租屋外

    人物:刑警大队民警张瑞、单克君

    “目标出现,准备收网!”

    “听我口令,动手!”

    一路逃窜至江城武汉的毛某怎么也想不到在龙年的最后一天,终究没躲过法律的制裁。

    而对刑警大队民警张瑞、单克君来说,一个多月的侦查行动,一个多星期的异地守候,总算能换来个踏实年了。

    “这是1月21日在汉中门所辖区内发的案子,虽然临近春节,可是看到受害人辛苦一年好不容易攒下来准备回家过年的几个钱,就这样一夜之间没了,我们的心情也很沉重,受害人欲哭无泪、目光涣散地瘫坐在地上的画面让我们下定决心要竭尽所能帮助他们过上年。”张瑞斩钉截铁地说。

    “我和张瑞坐上飞往武汉的飞机时,看着身边欢欢喜喜返乡过年的乘客,心里的感觉很复杂,不禁想起自己家里翘首以盼等着我们回去过年的亲人,可是很快就被另一种情感所取代,往大了说,那是一种职业使命感,往小了说,就是一份责任感。让老百姓欢欢喜喜过个幸福年,不就是我们人民警察的职责所在吗?”单克君说。

    经过一个星期寒风中的守候、蹲点,张瑞和单克君终于在除夕前夜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毛某押解回宁!

    特事快办,让烈士亲属过个舒心年

    时间:除夕

    地点:天目路15号1幢602室王阿姨家中

    人物:宁海路派出所所长宋建军、户籍民警方莹

    “王阿姨,这是您的户口本,您看,您和侄儿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天目路15号1幢602室居民啦!”

    王阿姨一连串的感谢声,揭开了这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温暖一幕。

    王阿姨的哥哥于1987年7月7日在江浦晓桥防洪抢险时牺牲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哥哥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及孤苦无依的妻儿,后来王阿姨的嫂子改嫁,留下了年幼的侄儿,不忍看到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担心自己组建家庭会让敏感的孩子再一次受到心灵的伤害,王阿姨毅然决定独自挑起赡养父母抚养侄儿的重担。这么多年,这个小家虽然并不富裕,可一家人相亲相爱,充满了温情。

    可是王阿姨的心中却一直有个心结。原来1995年因旧房拆迁,王阿姨分到一套住房。由于房子的调换等原因,王阿姨想将户口迁移至南京市鼓楼区天目路15号1幢602室。可由于侄儿的户口本就是挂靠在王阿姨的户口上,若要侄儿的户口一并迁至天目路的话,不在政策范围内,无法办理。眼见着孩子日渐长大,因为户口而牵扯的学区等问题迫在眉睫,王阿姨心急如焚。

    鼓楼公安分局领导得知王阿姨家里情况后,高度重视,专门请示上级公安机关得到可以办理的批复后,宁海路派出所所长宋建军特地把调休在家的户籍民警方莹请来特事快办,在蛇年到来之前把王阿姨和侄儿的户口迁移入户,解开王阿姨多年心结。

    除夕傍晚时分,宋所长和方莹亲自把办好的户口本送到王阿姨的手上,并向这个光荣的家庭送上人民警察的新年问候。王阿姨激动地握住宋建军所长的手,连声说道:“谢谢!你们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这是我收到的最好新春礼物!”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时间:大年初一

    地点:江东北路治安岗亭

    人物:江东派出所民警高恩海

    零点的钟声刚刚敲响,高恩海站在江东北路的治安岗亭里遥望着故乡的方向,不知400公里之外的父母,近来可好……

    这是他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也是他第二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当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声入耳时,当人们欢呼雀跃,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时,高恩海再一次检查了巡逻腰带上的五小件是否都佩戴整齐,他扣好风纪扣,整理好帽檐和警徽,拿上灭火器,走出岗亭。虽然穿着厚厚的棉服,可是高恩海还是感到一阵阵刺骨的冷风直往脖子里钻,此时室外已是零下3度。

    他顾不上寒冷,加快脚步往辖区烟花爆竹燃放点走去。在人们兴高采烈地放着鞭炮,辞旧迎新时,高恩海却不间断地在辖区大街小巷及广场空地来回巡逻,在硝烟弥漫的火药味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维持辖区的秩序,防止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伤人事件。

    当他确定辖区内每一个烟花爆竹燃放点的火苗都全部熄灭,回到岗亭时,已是大年初一凌晨一时三十五分了。他望着渐渐恢复宁静的街头,舒心地一笑,喝口水的间隙他看见手机上有一条未读短信,是来自故乡的父母:孩儿啊,你在单位可好?过年了,爸妈知道你要值班,除了咱的小家还有一个大家更需要你,好好干,爸妈支持你!不用记挂我们,我们都很好,你爱吃的猪肉韭菜饺子早就给你备好了,等你回来就下锅!

    高恩海的泪水早已湿了眼眶,他朝着故乡的方向,唱起了心头的那首歌: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人民公安报记者 赵家新

    随时待命赴现场 排忧解难为民生

    新春时分 感受人民警察的“白+黑”

    每一年的春节,总有那么一群人,为了万家灯火通明,为了百姓的欢声笑语,放弃了与家人的团圆欢聚,放弃了节日的娱乐,坚守岗位,守卫平安。只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人民警察。新春之际,记者走访扬州公安,亲身感受他们的“白+黑”。

    镜头一:

    除夕晚上6时半 不一样的年夜饭

    年夜饭,是除夕的晚餐,一家人相聚一堂。而在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西湖派出所的小食堂里,也有这么一“家”人,围在圆桌旁,乐呵呵地吃着龙年的最后一餐。

    由于做饭的师傅已经回家过年,除夕值班的大部分人便各自带来了一两样菜,摆在一起也有不少。而一旁的陆智成看到大家准备得这么充分,自己却两手空空,不由得感到些许尴尬。看到小陆有些不好意思,大家热情地拉着他一起享用团圆饭。

    刚工作半年的陆智成,一个月前就琢磨着春节期间哪天值班。掐指一算,正好是除夕,虽然不能陪家人一起跨年,可他倒挺乐呵,想着过年用不着买新衣服了,值完班就是大年初一,可以直接穿着警服回去拜年,给爷爷奶奶一个别样的surprise!

    除夕这天,小陆的干劲可不小,一大早就跑东跑西,检查沿街店铺消防器材配备情况。然后,又去社区村组宣传安全知识。中间,还要处理群众报警,一刻没有消停。这大冬天的,却让他忙得出了汗。到了晚上,吃着和往年不一样的年夜饭,小陆的心里感到特别充实。

    镜头二:

    大年初一晚上7时 巡警就在您身边

    “感谢江都特警,让我们一家人过上团圆年!”2月10日晚上7时许,市民李先生紧紧握住江都特警队员的手,感谢他们将迷路的老母亲平安送回家中。

    大年初一,到处洋溢着迎新春过大年的喜庆气氛,而江都特警巡逻队员们照例坚守在巡防的岗位上。“老太,您这是要去哪里,需要帮助吗?”当天晚上6时许,两名特警队员巡逻至城区引江路时,一名神志恍惚、蹒跚而行的老太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面对特警队员的询问,老太自称叫何丽华,却说不清家庭住址。民警据此判断,老太一定是迷路了,便一边在路边陪她聊天,一边向附近居民打听这位老太的信息。

    一个小时后,一位70多岁的老者经过时称认识老太,并说出了她的住处。得知老太住址,特警队员开来一辆巡逻车,准备送老太回家。但是,这位老太说什么也不愿上警车,表示只肯坐自行车。队员们只好找来一辆自行车,并将老太抱到车上坐稳。考虑到安全问题,两名队员便一人推着自行车,一人在后面扶着老太,将她平安送到家中。

    镜头三:

    大年初二下午1时 有需要马上到

    嘀铃铃嘀铃铃——“您好,这里是念四桥派出所。”“警官,我的电动车在沃尔玛超市附近不见了,我已经找了好几遍了,还是找不到。”这是大年初二下午1时,从电话中可以感受到来电姑娘明显的哭腔。这大过年的丢了车,不管是谁都会挺郁闷。

    “你先别急,我们这就处警前往现场。外面冷,你先在室内等一会儿,看到警车,你就招手示意我们。”值班民警夏嘉、彭正亮熟练地拿起警用装备,驾驶警车迅速赶到现场。民警们一边耐心地安慰报警的姑娘,一边详细询问情况,原来她急着拿东西,忘记给电动车上锁了,回来便找不到车了。

    夏嘉想了想,带着姑娘找到了附近的保安,在保安身边正停放着报警人的电动车。原来,保安看到这辆电动车没上锁,怕被犯罪分子偷了去,便将车转移到安全地方了。看到失而复得的电动车,姑娘破涕为笑,连声感谢民警们和保安。

    当提醒完姑娘以后要多加注意时,夏嘉又接到群众醉酒倒地的警情。他们火速赶到事发地如家宾馆门前发现,一男子因醉酒瘫在地上,正直吐白沫。天这么冷,男子极易受到风寒,加之呕吐物可能堵住喉咙导致窒息,两人便将其抱至室内,用手不断拍打其后背,使其将呕吐物排干净。同时,联系120救护车将其送至最近的医院。医生赶到时,称幸亏先期处理得当。听到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拍拍身上的警服,他们又奔赴下一个处警现场……

    镜头四:

    大年初四下午4时

    春节也有“绿色通道”

    2月13日,即农历大年初四,是个大多数人都还沉醉于节日氛围中的日子,可家住江都区郭村镇南旬村的黄女士却心急如焚,因为16日她和丈夫要去国外看望留学没有回家过年的女儿,可她的出国护照还没着落,于是夫妇二人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江都区公安局,通过出入境大队公布的服务电话,联系到大队民警:“警察同志,请问可不可以尽快帮我办理护照啊,我真的很想快点出国看看女儿。”

    “您先别着急,我们一定会帮您办理的。”大队民警接到电话后,10分钟便赶到了办公室,了解具体情况后,他们决定特事特办,为黄女士开辟“绿色通道”,办理好了出国护照。

    临走时,黄女士紧紧拉住办证民警的手:“没想到春节期间也能联系到你们办证,真的太谢谢你们了!”

    新华日报记者 任松筠

    通讯员 扬宫轩 仇 靖

    除夕夜零下3度山间执勤不停歇

    常熟警方千余警力保市民敬香祈福平安

    抢烧新年头炷香祈福是江南地区的传统民俗。所以,对于江苏省常熟市公安局来说,每年的除夕夜到大年初一都“如履薄冰”。这一时间段内,将有十多万香客涌上常熟虞山,到山上的名刹兴福寺、藏海寺、三峰寺敬香,安保工作十分繁重。除夕夜,记者跟随民警一同上山,体验他们的不眠之夜和别样的年味。

    除夕夜晚上8点半,常熟市公安局负责虞山各寺敬香安保的千余名警力全部到位。此时,上山敬香的人还不多,崎岖的山路上,三三两两的香客结伴而行。上山的道路已经实行了交通管制,车子是上不去了,香客们都要靠双脚走上去。“我们也要走上去。”民警对记者说着,先迈开了步子。

    从虞山脚下走到藏海寺,近一个小时,一路上民警一边赶路一边提醒着正在行进的香客注意安全。“大娘,慢点走,山上路滑”“小朋友,跟紧爸爸妈妈,别掉队”“大爷,多穿点衣服,山上寒气重”……听着民警不厌其烦的“絮叨”,山路似乎变得不那么难走了。“我们每年执勤都要爬好几遍虞山,所以比一般人走得快些。”民警见记者有些跟不上他的步子,不好意思地放慢了脚步。

    晚上9点半,记者和民警一起抵达了藏海寺。记者发现这里的地方还是蛮大的,但是相对于近10万的香客来说,可就不算什么了。“现在还早,人不算多,到了11点以后,所有的地方就全是人了。”民警说,今年天公作美,天气挺好的,维持秩序相对容易些。“最怕就是下雨下雪,山路就滑了,上山敬香的人摔倒在所难免,人一多就容易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故。”

    在寺前寺后兜了几圈,记者看到,各个关键部位都有民警在执勤守候,虽然人流量还没上来,但大家都很认真,没有丝毫懈怠。“藏海寺相对人还少一点,兴福寺人更多。”民警介绍,每年的敬香安保,常熟市公安局都是局长亲自坐镇指挥。

    晚上11点,距离新年钟声敲响还有1小时,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度,记者赶到了兴福寺。此时,赶到这里敬香祈福的市民已经将寺里寺外挤得满满当当,不过秩序倒是井然。大家在民警的指挥下,依次进寺敬香,显得有条不紊。在寺里的现场指挥部,记者没有看到常熟市公安局局长吴军,他上哪儿去了?

    在现场民警的指引下,记者终于在一处坡陡弯急的山道上见到了吴军。“刚才下了一阵小雨,我担心出问题,所以出来转一转,必须要亲眼盯着才安心啊!”吴军说,有人说公安局长只要坐在指挥部听听汇报、看看视频、喝喝茶就行了,其实民警局长都一样,都要到一线,否则一旦有突发情况,往往措手不及。“所以,我选择到山上来,看看人流究竟有多大,民警是不是忠于职守。”

    随着零点的逼近,气温仍在下降,执勤的民警虽然都穿了厚厚的警用棉服,但依然被冻得够呛。记者不经意间触摸到了一位现场执勤的民警的手,一股凉意瞬间传来。为了引导人流,这位民警的手中一直拿着一面红色的小旗子作为标志物,拿旗的手早已冻得有些麻木。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敬香的人们发出阵阵欢呼,执勤的民警脸上同样洋溢着新年的喜悦。不过,他们并没有停歇,依然在山道上、寺庙间忙碌着,因为这场敬香安保还将延续,为了市民的生命安全,他们的任务也还在继续,但他们无怨无悔。

    现代快报记者 陶维洲

    除夕没有案件警情却不少

    家在咫尺吃不上团圆饭

    从警第7个年头,滨海县东坎派出所民警于建华知道,除夕这一天不会消停的,一早不到8点半他就赶到所里交接班。不出所料,像往年一样,他又度过了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

    一大早帮农民工讨工资

    东坎派出所地处县城城中,辖区内行业场所多、人口流动大、治安形势复杂,每到年底讨薪、借贷等经济纠纷方面的警情尤其突出。这不,9点还没到,110的处警命令就来了!

    “老汪,出发!”于建华叫上了搭档汪学猛,老汪今年59岁,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了,只要接到任务,他和年轻人一样不甘落后。3分钟后,两个人赶到吉达广场附近的一家店面,这是一起合伙人之间的纠纷,双方意见不一致就打了报警电话。由于事情并不复杂,于建华和老汪分头劝解,很快双方就和好并表示大家和睦相处好好过个年。

    回到所里,两人正准备泡杯热茶暖暖手,电话一响警情又来了!这次可不是小事,人民中路涵碧园工地上30多位工人集体讨要工资。工人们声称拿不到钱就上访,谁也不要想过好年;包工头说暂时资金紧张,实在拿不出钱来发工资。事态一触即发,刻不容缓!两人顾不上喝水了,马不停蹄赶往报警地点。

    “今天就除夕夜了,怎么也要让工人们领到钱,好回家过年啊!”一路上,于建华和老汪就在商量着怎样尽力处理好这起群体讨薪纠纷,让大家都能过一个安稳祥和的年。到了现场,只见几十个工人围着一个包工头,大家七嘴八舌,吵着说“今天拿不到钱,晚上就去你家过年!”那个包工头不停地叫嚷“我是真的没钱啊!”于建华和老汪一看这个情况,马上分开行动,一个将包工头拉到旁边询问情况,一个留在原地做工人们的安抚工作,同时向值班所领导汇报情况。很快,教导员李萍带着辅警也赶到现场。经过长时间的讲理说法,包工头终于答应先向朋友借点钱来发放部分工资,其余10日后再行支付。

    中午忙得吃不上团圆饭

    就在讨薪纠纷进入尾声时,新的警情又来了,现场警员分头行动。这边,在警方的现场见证下,工人们排着队一个一个领钱,每个人都带着笑容回家了。那边,于建华和老汪又快速处理了三起简单纠纷。期间,两人都接到家里人询问回不回家吃饭的电话,答案不约而同地一致:回。

    在苏北,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是在中午吃,于建华和老汪回到所里,已经过了中午12点了,这时候赶回家还能蹭个团圆饭。可是110指挥中心的处警指令又来了,东街头菜场内有人因为债务发生纠纷。两人当即赶往现场处理,直到下午1点左右,报警人才满意地离开。团圆饭是吃不成了,为了不耽误处警,所里民警都决定不回家吃饭了,大家分两批就在附近小店吃碗面条算是年夜饭了。

    调处纠纷没时间贴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夜当天太阳落山前贴春联,也是当地一大风俗。下午3点多,于建华家里来电话,问能不能回家贴春联。当时正好没有警情,两人就商量抽个十几分钟回家贴下春联。正说着,110指挥中心又来了指令,正大超市有顾客排队结账时发生了纠纷,还有人受了伤。

    两人到了现场后,看到超市结账处围了一群人吵吵嚷嚷,旁边还有一男一女正吵得面红耳赤,现场一片混乱。两人赶紧先对人群进行疏导,再把两个年轻人带到旁边询问。原来,双方都着急结账回家,男青年认为女青年插队而吵了起来,还动了手,两人脸上都有伤痕。见此情景,于建华先让两人降降火,在征求双方意见后,警车将两人送到了县医院。经检查,两人都是皮外伤。

    在医院,两个年轻人还是互不相让,都认为是对方的错,非要追究责任赔偿医药费。劝说无效,于建华和老汪又把两人带到了派出所进一步调解。调解过程中,又接到了其他警情,两人分开行动,老汪留下继续做工作劝说双方,于建华带辅警出去处警。处警回来后,两人又继续做双方思想工作。

    这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看到天色已晚,民警为自己的事忙里忙外,两位年轻人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互相道了歉,还分别祝对方新年快乐。看到两个年轻人回家的背影,于建华和老汪这才松了一口气: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只要群众满意,我们苦点累点真得算不上什么。

    晚上6点多钟,两个人分头回家吃了个饭,半个小时又回到了岗位上。夜色降临,警情依然此起彼伏——

    晚上8点多,一起盗窃案报警。

    夜里12点多,一家银行金库CK装置报警(误报)。

    ……

    凌晨回所的路上,于建华和老汪在盘点一天的警情处理有没有什么后遗症。当天,东坎派出所共接报15起警情,其中12起为各类经济纠纷。记者大年初一上午在滨海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看到,2月9日零时至10日零时,全县共接报有效警情369起,是平时的3倍。

    江苏法制报记者 李海明

    大型灯会群众人身安全至上

    外地民警不回家过年也甘甜

    大年初一,是阖家团聚,互相拜年的喜庆日子。对于淮安市公安局清浦分局闸口派出所民警邱文拯和杨春跃来说,大年初一他们仍然要坚守在执勤第一线,保一方平安。初一上午,记者随同两位民警一起,体验了别样的“大年初一”。

    每年大年初一,闸口派出所辖区文庙附近都有一场盛大的灯会,灯会的安保工作自然是由属地的派出所担当,派出所民警都要排班到文庙附近执勤。邱警官告诉记者,他是安徽人,大学毕业后来到淮安,在淮安工作了好几年,早已娶妻生子,他本人已经3年过年没回老家了。“每年我过年回不去,就让老婆带小孩先回安徽老家,陪我父母过年。”邱警官说,大年初一执勤一结束,他就前往老丈人和丈母娘家中,给岳父、母拜年。杨警官来自东北,他告诉记者回趟家要十几个小时,也有好几年过年没和家人在一起,说实话还挺想念的,每年和父母亲人团聚的机会并不多。

    大年初一的文庙灯会,人流量很大。文庙灯会除了观灯之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因此,除人流量大之外,人群流动速度还比较缓慢,民警执勤任务就是维持现场秩序。杨警官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除了要负责文庙灯会周围的安全保卫,派出所辖区的接处警任务也要兼顾。

    就在两位民警执勤之时,突然接到一起报警电话,在文庙附近一名初中生离家出走。记者陪同两位民警一起前往。民警了解到,报警人王先生住在淮安市清浦区某小区,当天一早,王先生的儿子突然情绪不对,和家人发生争吵,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王先生找遍了儿子平时出现的地方,也和学校老师、同学都联系过了,可是始终找不到儿子。王先生越想越着急,只能报警求助。

    两位民警问明情况后得知,原来年初一一早,王先生要给儿子压岁钱,可是儿子嫌少,王先生不想给太多,留下来的钱还可以给儿子买其他东西。谁知,儿子就是不肯,父子俩由此发生争吵。两位民警联系了学校老师,并且找到了王先生儿子的QQ号,无意间,民警发现,王先生儿子的QQ竟然在线,于是,民警就假扮是他的同学,问寒假作业完成得怎么样了,随后掌握了王先生儿子就在家附近的某处网吧上网。不到一小时,民警就帮王先生找到了儿子。

    当天下午4点,两位民警在文庙地区的执勤结束了,杨警官告诉记者,虽然执勤结束了,但是他们还要在派出所里接警,一直要到第二天上午8点,有警情他们仍然需要立即出警。

    扬子晚报记者 季宇轩

    实习生 孙 杰

    制伏武疯子、救助醉汉、捉拿逃犯

    特巡警过年特别忙

    春节期间,记者回泗阳老家过年。让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巡逻警察的身影。有警察时刻在身边,当地百姓感觉很安全。而这些24小时巡逻在街头的民警,几乎都是泗阳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的民警。大年初一这天,记者走进特巡警大队,亲身感受特巡警忙碌的一天。

    街头制伏武疯子

    “春节期间,我们大队将警力全部投入到街面上,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巡逻班次,加大巡逻密度,扩大巡逻区域,震慑和打击犯罪,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感。”大年初一上午10点,大队长张立忠正向记者介绍特巡警大队的巡逻模式,突然接到街面巡逻民警电话,称众兴东路有武疯子在闹事。张立忠随即赶赴现场处置。

    到了现场发现,一名40岁模样、衣衫褴褛的男子正在当众表演“武功”,只见他手持一根木棍胡乱挥舞,口中大喊大叫:“谁和我比武,来呀,哪个敢来?谁来我打死谁。”有个不知害怕的孩子好像还在故意撩拨他,路过的市民见状一个个都不敢靠近,只得远远地站着观望或绕道而行。张立忠和便衣队长樊学祥仔细看了看地形,再和队员们进行了一番讨论,走上去与其对话,分散“武疯子”注意力,其他两名队员寻找机会,准备上前抢夺对方手中的木棍。不料该名“武疯子”好像正在癫狂劲上,挥舞着棍子东一下西一下的。在找准机会后,便衣队的三名队员身手矫捷地冲上前,牢牢地钳住对方的手,另外几位队员一拥而上,夺下他的棍子,大家合力将其制伏。

    慰问路上救醉汉

    处理完这起“武疯子”事件后,已经是中午11点多,这个时候,也是步行街及周边商贸区人流量聚集之时,根据安排,便衣中队的民警重点在商贸区内巡逻。

    “趁中午午饭时间,我们要去一下特困户老蒋家里看看,年前太忙了,没来得及去。”说着话,张立忠带着民警出发了。在路上,张立忠告诉记者,春节前,他们大队对泗阳县城内15家生活困难户进行“一对一”帮扶慰问,与困难户结对,并先后送上慰问金1.6万元。而现在要去的老蒋家,一家四口人,老婆和儿子智力都有缺陷,生活不能自理,小女儿只有3岁,全家人仅靠老蒋一个人在外做泥瓦工维持生计。当老蒋看到民警自己拿出工资对他们进行帮助时,激动得泪花闪动,动情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警察!”

    中午12点,从老蒋家返回大队的路上,电台传来110指令称:有一名喝醉了酒的男子躺在相文路与北京路交叉口附近的建筑工地旁,神志不清。张立忠带着队员们立即赶到现场,只见一名喝醉酒的男子痛苦不堪地躺在地上,身上及周围地面上到处是污秽物,现场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酒腥臭味。队员顾不上醉酒男子满身脏臭,立即帮他做好前期急救工作后,扶上一辆三轮车向康达医院驶去,并安排好医护人员为其挂水后才悄悄离去。

    伏击守候抓逃犯

    救助完醉汉回到大队,已经是下午1点30分了,民警在食堂随便扒了几口已经凉了的饭菜,又走上街头巡逻。整个一下午,大家伙忙碌不停,处理各类纠纷。到了下午5点,张立忠获得一个重要消息,老家在爱园镇的网上逃犯孙某回家过年。张立忠迅速组织民警,提前赶到孙某家附近进行伏击守候,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守候,成功将南京警方上网、涉嫌盗窃的逃犯孙某抓获归案。初步审讯得知,2012年6月30日凌晨1时至14时许,孙某伙同他人到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社区路口龙尚高架桥工地,盗走槽钢5.8吨。从爱园镇返回泗阳县城时,已经是晚上8点了。

    “这已经是这个春节我们抓获的第二个网上逃犯了,昨天凌晨我们还抓了一名苏州逃犯。”谈到抓了网上逃犯,张立忠脸上露出笑容,据张立忠介绍,大年初一凌晨5时许,他们在卢集镇范家湖村,成功抓获涉嫌强奸的苏州警方上网逃犯邢某。调查显示,2013年2月2日凌晨2时许,邢某手持菜刀闯入苏州工业园区刘某住处,用菜刀威胁的方式强奸了户主刘某。当苏州警方得知该逃犯在泗阳落网后,对泗阳特巡警大队深表感谢,随即派人将逃犯移交。 南京晨报记者 王业全

    江苏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策划、统筹

    摄影:杨维斌、梁沙、沈晓、谢访、孙东城、陆华、田廷江等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苏公安规范执法:阳光警务保公正
·2012江苏公安服务民生守护平安的坚实印记
·江苏公安边防开展通信技术实战演练
·江苏公安有机结合执法如山执法如水
·[视频]江苏:公安物联网 助推警务现代化
·江苏公安边防官兵为小学生讲解武器常识

·江苏公安边防官兵为小学生讲解武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