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头白发、一脸沧桑的老叶,像往常一样沿着铁道线巡线。他看上去背有些驼了,走路也有些蹒跚。尽管如此,每天上午、下午各2个小时的巡线,对老叶来说,仍是雷打不动。
“这是我的最后一个春运,到今年7月就脱警服了,时间过得太快了。”在山里见到老铁警叶运安时,他身上的警服显得有些臃肿,言语间透露着对铁路警察这份职业的无限眷恋。
叶运安是西安铁路公安处商洛车站派出所两河岔警务区唯一的民警。他所在的两河岔车站地处秦岭腹地,是个站台只有40米长的五等小站,每天只停一对客车。因为火车票比汽车票便宜,所以山里的村民们出门爱坐火车,他们成群结队、来往频繁。
春运开始后,老叶天天忙碌在站台上和线路上。小站没有安检仪,他对上车旅客都要进行开包检查,看有没有人携带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进站上车。旅客包里提的、瓶子里装的,他都得操心。因为平日宣传到位,今年春运以来,叶运安还没有发现携带“三品”进站的旅客。
说到宣传,对于老叶来说,可不是件容易事。当地百姓习惯赶集,为了图方便,有些人爱抄近路,于是动不动就上了铁道。为此,老叶发明了3种宣传方法:一是“守候式”,每逢集日便要对穿越线路的群众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发放铁路安全宣传单;二是“反复式”,每隔十天半月,老叶就成了“复读机”,到主要路口张贴铁路安全宣传画,给村民们反复讲解;三是“广播式”,利用村委会广播向村民讲事故、讲危害,用活生生的事例加深村民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老叶的心思很细腻,服务也很周到。搞宣传,他特别注重感情“投资”。每次休假回西安,他会把家人、亲戚朋友的旧衣物大包小包地带回警务区,在开展走访活动时,把这些衣物赠给还没有脱贫的村民们;沿线村民婚丧嫁娶、小孩满月、乔迁新居,他都会去坐一坐。这么多年来,在小站周围他遍地是朋友。“都成了朋友了,您想,谁还好意思硬给人家老叶添乱呢?”村民们说。
每天上午快10点时,老叶接完商南开往西安的7007次列车后,就开始了2个小时的巡线。每当经过两岔河隧道时,他会特别留意。因为在这个隧道,为解决村民扫煤灰的事情,曾把叶运安折腾得够呛。
这条线路上常年有运煤列车通过,隧道内因此沉积了很多煤灰,沿线百姓经常会冒险进隧道扫煤灰卖钱。经过老叶的多次劝说,大多数人不来了,但一位70多岁的老汉却是个 “钉子户”,总是趁着老叶巡线的空当去扫煤灰。知道老汉家生活很困难,老叶不光给他衣物,还自掏腰包买了米、面、油等物品送到他家。此后,老汉再不好意思给老叶添乱了。
老叶是地道的西安人,他的女儿挺争气,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有次回家,吃饭时老叶听女儿随口说,他们企业有个资助项目,是专门针对山区及贫困地区学校的。老叶马上想到他们山里那所袁河小学,便让女儿牵线,又给女儿单位领导打电话汇报了这所小学的情况。企业表示很感兴趣,专门派人到袁河小学考察了一趟。结果,这家企业一次性向警务区旁的袁河小学捐赠了价值5万余元的电脑、桌椅板凳和文体用品,给近百名山里娃办了件好事儿。
晚上7点多钟,山区小站已经融进了夜幕。西安开往商南的7008次列车停靠在40米长的站台上,老叶打着手电又开始忙碌起来:“几节车厢都不靠站台,旅客们拖儿带女又拿着东西,黑灯瞎火的不方便,我得给他们照个路,省得摔着。”
灯光映照下,叶运安忙碌的身影让过往旅客觉得很踏实。(记者 胡杰 通讯员 张智泉)
·跟着铁警杨争争走“亲戚”
·太原铁警“猎鹰”抓获票贩54名
·内蒙古通辽铁警把“文化年货”送到群众心中
·郑州铁警微访谈普及安全知识
·深圳铁警微博发力 帮网友找到走失母亲
·铁警 守护平安回家路
·铁警 守护平安回家路
·春运出行“囧事”多 铁警提醒出妙招
·济南铁警“猎鹰”行动破获倒票案39起
·上海铁警打响春运安全保卫战
·铁警送祝福 平安伴归途
·铁警送祝福 平安伴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