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四位一体”模式凝聚多元力量,帮助戒毒康复人员重拾生活信心
找到了回归社会的坚实基础
一般人很难看出这些工人是戒毒康复者
在贵阳市清镇市阳光家园的服装加工厂里,很多工人正在缝制、熨烫衣服,一派忙碌景象。
一般人很难看出这些工人是戒毒康复者。正在熨烫衣服的吴某告诉记者,他有7年吸毒史,3次强制隔离戒毒,但每次戒毒不久就复吸了。“这次不一样,政府搞得比较彻底,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白天上班,中午喝美沙酮,对那个东西(毒品)不想了。”
和吴某一样在厂里从事服装加工并同时戒毒康复的还有30人。2011年5月建成的清镇市阳光服装加工厂,安置规模150人,目前累计安置戒毒康复人员87人次。
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竹林掩映间有一个青瓦白墙的小院,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图书室、食堂、澡堂一应俱全,这里就是贵阳市花溪阳光农场。建成于2012年5月的这个农场,安置规模100人,目前有31名戒毒康复人员在这里从事苗木种植、生态养殖和食用菌栽培工作。戒毒康复人员丁某告诉记者:“下一步会请农业专家来指导,学习培育灵芝、火鹤等经济效益较高的食用菌和花卉品种。”
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为他们奠定了回归社会的坚实基础
因为吸毒,陈某与妻子离了婚,上中学的儿子判归妻子。陈某说以前去看儿子都没有底气,“没有固定工作,打个零工还不够吃粉(吸毒)。到厂子里工作后,一个月大概有1200块钱的收入,能给儿子定期交点学费,能维持我和老母亲的正常生活,很满足了!”
小李夫妻俩都在都匀阳光产品加工厂工作,每月两人收入3000多元。“女儿放在她奶奶家,负担她的生活费绰绰有余,最大的希望就是为她以后上大学多攒点钱。”
记者了解到,在阳光企业集中安置的戒毒康复人员,每月工资1200元左右,生产技能熟练的工人每月能拿到2000元以上,自主创业的戒毒康复人员月收入也有数千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为这些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社会身份基础和经济基础。
·贵州一民警牺牲在春节安保岗位
·贵州全面扫除查办渎职案“空白院”
·贵州:省领导检查春运安保消防工作
·贵州要求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贵州积极做好春节各项消防工作
·贵州法院工作获充分肯定并被寄予厚望
·贵州法院工作获充分肯定并被寄予厚望
·贵州六盘水市长交安全保证金
·贵州从江“2·2”重大交通事故反思
·贵州公安局长会提出矛盾不上交
·贵州积极推动“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
·贵州:积极推动“平安”“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