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青海

青海海西州社会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再延伸

2013-02-17 14:22: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青海日报 

    乌兰县柯柯镇柯柯社区居民杨大妈是五保户,虽然独居,她丝毫不担心自己的生活:“只要轻轻按下民情呼叫器,就会有人上门服务。”

    在柯柯社区,一种国内领先的“三维数字社区”管理系统,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做到了每个居民中。社区主任高海红打开电脑,向记者演示系统功能。整个系统将辖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人口资料数据库、党建管理、社会保障等业务模块进行整合,直接点击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该系统还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建成了涵盖辖区所有居民的包括劳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大病医疗、廉租房、残疾人、老年人等7个部分的数字化社会保障系统板块,让居民尽享信息化带来的各项服务。

    在杨大妈家记者看到,民情呼叫器其实就是一个小盒子,上面写着订餐、医疗服务等服务项目,杨大妈说,需要什么帮助,只要按下按钮,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就来了。

    在格尔木市的建新巷社区,每天上班,社区主任宋海萍第一件事也是打开办公电脑上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查看社区的动态事件记录,及时与居民沟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数字化服务,在海西建立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数字化管理”新概念的提出和推广,让社区进入了管理精细化时代。

    抓住服务群众的“牛鼻子”

    一栋大楼里,设有116个服务窗口,集中受理、办理全市33个部门的289项行政审批及社会服务事项。办事窗口前,工作人员的热情笑脸和办事群众的满意笑容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这是记者在格尔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里看到的场面。

    通过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这里实现了行政服务审批从申请、受理办件审批、核准、办结、缴费领证、查询投诉、到评议全过程的信息化操作,做到了一站式服务、一号制管理、一单式收费、一站式领证、一次性告知、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不是各职能部门的简单叠加,而是公共资源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在市委、市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的协调下,突出服务群众的理念,使基层社会管理呈现出‘职能聚合、关口前移、精细服务、多方联动’的特点。”格尔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何均龙介绍说。

    在全国首批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格尔木,各工行委、街道、乡镇依托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社区依托综治维稳工作站开展“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在一个地方或者家门口就可解决事关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这些新举措、新思路抓住了社会管理的‘牛鼻子’。”州委政法委副书记方轶说,“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而群众工作正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德令哈市按照“三级平台”、“四级管理”的模式,建立了“12345政府热线”公共服务指挥平台,利用互联网、专用网、电子政务网及PDA移动终端,初步搭建了“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乡镇和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和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三级信息平台和“市、乡镇和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管理模式。

    依托信息化建设,德令哈把群众工作延伸到了农村、牧区、社区和网格,不仅为政府各职能部门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同样,老百姓有什么事情也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快速解决。

    奏响企地共建和谐之音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工业化,是乌兰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平台。如今,乌兰庆华煤化工循环工业园已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标志性工程。

    "看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青海庆华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许常宁这样理解企业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应该做些什么事。

    这个占地3800多亩、有2000多员工的大型企业,编制了社会管理三级网格划分网络图,每一个网格内选派了网格长、警员、信息联络员、矛盾纠纷化解员和代办员,实现管理全覆盖。

    "企业综合治理搞好了,就完成了乌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头工作。"县政法委负责人说。

    在乌兰,社会管理创新一大亮点就是企业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通过实行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环境卫生联治、厂区平安联创,构建企地协作联动机制,形成社会管理整体合力。通过完善以技防为平台、以人防为机动、以企地协作为联动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当地的治安防控能力。

    乌兰如是,全州亦如是。在全省循环经济主战场格尔木市,遍布各种类型的企业。该市以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为抓手,不断拓展企地互帮联建活动渠道和内涵,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落实非公经济和新经济组织内部安全稳定法人责任制,不断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覆盖。

    让特殊人群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受益者

    从前年开始,德令哈市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春花医师就开始逐个走访辖区内的2000多户人家,筛查有无重性精神疾病病人。这项工作费了她整整一年时间。

    "特殊人群也是社区中的一份子,他们也应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受益者。"刘春花认为。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海西州把对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筹推进,努力实现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全覆盖。

    依托现有医疗卫生网络,海西全面延伸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精神卫生服务内容。州人民医院建成了精神卫生专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辖区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全部进行登记管理,建立档案,开展治疗、随访、心理健康指导、康复、监管等工作,促进和帮助患者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格尔木市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精神病人、吸毒人员、重点青少年群体的不同特点,完善了分类管理、教育疏导、衔接管理、接轨安置、困难帮扶、跟踪回访等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全部摸底建档,并落实了安置帮教措施。通过社工服务、代理家长牵手留守儿童行动、阳光课堂、亲情帮扶等活动,不断加强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服务工作。上门为居家老人送医送药、嘘寒问暖,给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扶持,为精神病患者办理城乡低保,举办残疾人技能免费培训……一道道真情服务、为民解忧的亮丽和谐风景线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日常生活中。(作者:建华)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青海省海西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亮点纷呈
·青海海西中院贯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青海海西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青海海西消防支队部署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青海行”采访组赴海西州采访
·厦门海关创新服务促海西航空工业区展翅腾飞

·厦门海关创新服务促海西航空工业区展翅腾飞
·福建:海西法官大讲堂开讲
·青海海西:执法办案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