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人大办理结果满意度4年连续提升

2013-02-08 09:07: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作为基层人民群众的“发声器”,人大代表反映民意的情况如何,建议交办是否落实到位,关系着改革稳定的大局和千家万户的利益。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扎实做好代表工作,创新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督办机制。5年来,共有750位代表提出议案100件、建议4121件,平均答复满意度为93.5%、结果满意度为92.7%,结果满意度实现4年连续提升。

    回顾一件件议案、建议的提出和一个个难题、问题的解决,例证了代表从过程满意走向结果满意目标的实现以及政府执政能力、服务水平的提高,让群众真正收获到了实惠。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农业质检体系

    被称为“麦王”的蚌埠代表团代表徐淙祥是全国种粮大户,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农业问题。在安徽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他提出建议,县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将建议转交给省农委。经研究办理后,省农委对建议进行答复,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基本理顺全省农业系统省、市、县三级监管机构的基础上,全面完成1286个农业乡镇(含区域站)质监站改革挂牌任务,实现“职能、人员、经费、手段、服务”五到位,着力构建“分兵把守、上下联动”的监管网络。扶持17个市90个农业县质检站建设,形成以省级中心为龙头、市级分中心为骨干、县级为基础、乡镇快速检测室为前沿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为实现安徽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保障。

    有些口头答复漂亮,可能只是“缓兵之计”或是简单应付。建议交办的效果如何,还要落实到办理结果上。去年,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2430万元,除继续安排6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项目外,还启动了芜湖、安庆、黄山等3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落实对农产品质检网络体系建设的重点推进。

    从办理态度、办理过程、书面答复到办理实效,安徽省人大常委通过重点督办、跟踪督查等方式,努力做到让代表满意,让群众满意。如张莉代表提出的关于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被列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海深领衔督办,政府各部门协办。目前,安徽省食品监管网络已基本实现覆盖城乡。

    议案提出32项建议保护未成年人

    《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自1994年颁布实施以来,立法当时所依据的社会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六安市代表团代表于军发现,当时现行的条例中相关机构的权力与义务存在缺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和机制还不够完善,并且忽视了对未成年人应当享受的权利尊重和人格尊重。

    为了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于军提出了关于修订《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议案,详细论述了修改的必要性和法律依据,并字斟句酌地起草了32项修改建议。该议案在安徽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研究后,在修改条例的过程中采纳了部分建议。

    人大代表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通过一份份沉甸甸的议案,促进了民主法治进程向前跨越,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5年来,成祖德代表提出关于制定《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的议案,于军代表提出关于修订《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议案,曹振萍代表提出关于修改《安徽省律师执业若干规定》的议案,杨良金代表提出关于制定《安徽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的议案,刘长春代表提出关于尽快制定《安徽省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的议案,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除了刘长春代表的议案交由政府正在起草规章外,其余议案均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得到办理。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联络处副处长汪义宇表示,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都实行统一交办、限时办理,办理部门变文来文往的形式为主动与代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做到件件有答复,件件有办理,推动议案、建议的落实效果越来越好。(记者李光明)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人大:改善民生每年都是监督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