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远程网络视频鉴定体系,让胜败皆服
为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当事人双方的权利,美兰法院在实践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率先提出构建医疗纠纷案件网络视频鉴定平台的理念。经充分调研、论证并付诸实践,建立了远程网络视频鉴定和庭审质证平台,致力于医疗纠纷的公正、高效、便捷化解,积极构建和谐医疗秩序。
“省内只有一家鉴定机构?没有其他选择?” “省外鉴定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回往返,总是请假出省,工作怎么办?有些问题想当面问问鉴定专家,但请鉴定专家出庭还要负责交通费、住宿费,负担很大啊。”
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医疗鉴定问题是案件审理的关键。但由于海南地理位置特殊,在远程网络视频鉴定和庭审质证平台搭建之前,医疗鉴定申请人常常要产生上述烦恼,但现在,许多的医疗鉴定申请人在得知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进行鉴定听证和邀请鉴定专家视频出庭后,均表示很乐于接受此种便捷、高效、省钱的方式,并很欣慰法院如此为老百姓考虑,让自己着实松了一口气。
平台自2012年7月运行以来,医疗纠纷远程网络视频鉴定工作日渐成熟,切实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利,有效解决了医疗纠纷案件鉴定难问题。
构建远程网络视频鉴定听证平台——让医患双方省心、省钱
据不完全统计,委托外省鉴定的案件,需额外增加近2万元的花费,这是一些当事人无法承受的。美兰法院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探索提出了创建远程网络视频鉴定平台的设想,以时代科技发展为依托,利用省外发达地区的先进的医疗鉴定资源和鉴定技术力量,来解决医疗鉴定这一难题,为人民法院创新审判模式、医疗鉴定模式找出了一条新思路。
2012年5月,美兰法院引进先进的网络终端设备,建立了远程网络视频平台,实现病历资料无纸化、医学影像资料原始化的快速传递;在鉴定听证中,医患双方只需在医疗法庭,就可通过高清同步视频参加鉴定听证会,无需来回奔波于外省鉴定机构和海口之间。同时,除医院法务人员外,主治医师、诊疗科室等均可在医院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参加听证,这样更加有利于鉴定专家听取各方意见,确保《鉴定意见》的客观全面。
2012年7月,美兰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内首次利用网络视频终端设备,进行了原告徐某诉海南某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的司法技术鉴定听证会,实现医患双方和审判人员不出省、少花钱、不耗时的委托鉴定模式,医患双方当事人对于远程网络视频鉴定均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誉。
建立健全委托鉴定体系,彰显司法公正——让医患双方公平选择
医疗鉴定机构的选定,直接关系着专家鉴定意见的科学性与公正性。美兰法院在选定鉴定机构时,以兼有医学研究、医学实践的医科大学鉴定机构为首选。至2012年9月,美兰法院已与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华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等三家鉴定机构签订远程网络委托鉴定协议,全面开展远程网络鉴定、庭审质证的工作,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或者抽签选定鉴定机构。目前,美兰法院已向上述鉴定机构委托鉴定22件医疗案件。其中,作出鉴定意见并庭审质证的案件5件,其中4件案件各方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无异议,医疗机构和患者对裁判的信服度都有明显提升,使庭审和裁判结果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实现远程网络视频庭审质证——让医患双方更加信服
由于医疗纠纷案件所具有专业性的要求,医疗《鉴定意见》的采信与否直接影响了判决的公正性。因此,鉴定专家能够出席庭审,将提高裁判的公信力,但一些患者往往无力支付医疗鉴定专家的出庭费用,致使《鉴定意见》不能在庭审中得到充分质证认证,不利于当事人对判决结果的认可。
2012年10月30日,美兰法院医疗纠纷法庭进行了原告陈某等六人诉海口某医院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的审理。其间,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医学鉴定专家通过美兰法院建立的远程网络视频平台参加庭审,陈述《鉴定意见》。鉴定人员、医患双方对鉴定结论进行最直观、最清晰的阐述,改变了以往没有鉴定专家出庭,易使当事人对鉴定结果难以信服的情况,充分体现了证据认定的公开性,彰显裁判的公正性。
缩短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时间——让医患双方尽早安心
以往的委托鉴定方式需要在当事人往返鉴定中心、提交鉴定材料、商定开会日期、鉴定机构寄送鉴定结论等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远程视频网络鉴定和庭审质证平台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上述事项所花时间,从而亦极大缩短了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往《鉴定意见》的作出从委托之日起往往需要一年以上时间,而从美兰法院目前委托鉴定情况上来看,从委托之日至《鉴定意见》作出最短的只需要51个工作日,平均时长在半年之内。
“我们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实现司法便民、利民,使用科技手段推进司法公开,利用网络实现司法便民、利民,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亦是人民法院在当前社情国情以及时代发展需求下,提升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的一个体现。”美兰法院院长石鑫在提到搭建远程视频网络鉴定和庭审质证平台的初衷时说道。
设立医疗纠纷专项基金,促案结事了
2011年在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美兰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美兰法院建立了医疗纠纷专项基金。当事人刘某是该基金的第一位受益人,当她拿到这一笔补偿救助金时,她感慨地说:“很感谢医疗纠纷法庭的法官!”
据了解,刘某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医院误诊导致其陈旧性骨折,并对其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了影响,于是刘某决定一边打工一边治病并一边为自己讨回公道。2012年4月,刘某把医院告上了法庭。调解过程中,双方因2000元的调解差额僵持不下,医疗法庭考虑刘某刚毕业工作,经济能力有限,而物价上涨,继续治疗的花费要高于两年前,为此特别申请2000元医疗纠纷专项基金弥补调解差额,最终刘某接受了6000元调解赔偿款,终结了两年的纠纷。
该基金一方面用于诉讼救助,即鉴定费用的垫付和支付。对患者的确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鉴定费用的,法院使用医疗纠纷专项基金给予垫付,避免患者因无法缴纳鉴定费用而丧失合理的权利主张,导致矛盾激化。同时也为案件的公正裁判提供了保障。
为了妥善、有效地使用医疗纠纷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美兰法院出台了《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医疗纠纷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和《医疗纠纷专项基金实施细则》,保证该基金合法有效的使用。目前,该基金在诉讼救助、补偿救助中使用了31900元,有效解决了6件案件的矛盾化解,获得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和上级法院的高度肯定。
据统计,自2007年至2011年以来,海口市一审受理医疗纠纷案件198件,结案153件,其中调解结案22件,调解率达14.4%。裁判案件结案时间平均为1年。美兰法院医疗纠纷法庭自2011年11月1日成立至今,受理案件79件,结案50件,调解结案36件,调解率达72%,裁判案件结案时间平均为6个月。
石鑫表示:“科技的发展和人民诉讼需求的增长对法院传统的审判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审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既不违背人民法院被动司法的原则,又彰显了能动司法的时代需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秉持专业化审理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探索解决医疗纠纷的新模式,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李 莉 吴春萍 通讯员 马雪涛 林嫩青)
·《湖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制定出台
·河南淇滨建立医疗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见成效
·海南高院化解一起医疗纠纷“骨头”案
·湖北省拟出台新规 将医疗纠纷引向法制化轨道
·《广东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第三次征求意见
·云南玉溪:5人中心破解九县区医疗纠纷困局
·云南玉溪:5人中心破解九县区医疗纠纷困局
·医调委员会成立三年多医疗纠纷发生量连年降 天津打破医患纠纷多闹多赔怪圈
·河南建医疗纠纷调处衔接配合机制引导群众首选民调
·海南第三方调处机制调解医疗纠纷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