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寿县公安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按照“大防范、强控制、严打击”的工作思路,根据辖区特点,构建“城中村”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管控联动能力;推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发展,多次开展专项行动,不断加大治安案件查办力度,提升管控联动能力;强化一线民警的战术意识,提高应急维稳处突能力,根治“城中村”治安顽疾,取得了显著成效。
寿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城区有效接警量同2011年相比下降55.1%,侵财类案件发案数下降到24%,破案率大幅上升。2012年,仅城区责任区刑警队就破获各类案件200余起,破案率上升22%,为群众挽回损失40余万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均明显提升。
构建综合防控网络,提升打击犯罪能力
以“城中村”街面巡逻防控为龙头,建立健全点线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城中村”治安防控体系
寿县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宋代城墙,城墙内居民生活基本延续了传统的建筑理念与区域规划,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城中村”。
寿县公安局按照“大防范、强控制、严打击”的工作思路,以“城中村”街面巡逻防控为龙头,建立健全点线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城中村”治安防控体系,按照社区民警、巡逻队、反扒组的模式展开“城中村”重点整治。寿县公安局在城区4个居民集中区全部建立社区警务室,与社区、街道、居委会加强沟通联系;加强巡逻防控力量建设,确保城区专门巡逻警力占城区总警力的50%。
同时,随着寿县“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深入,目前纳入公安机关管理的监控探头有1900余个,其中金融单位有1460个、学校有300余个、小区有近30个,公安机关自建视频监控探头160个,城区监控视频建设比例占70%以上,形成了“点线连接、人网结合、内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新格局。
创新综合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控联动能力
以“乱点”整治为重点,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高了控制发案、抓获现行的能力
近年来,寿县公安局认真部署开展了针对“城中村”内的旅馆、洗浴业等社会治安“乱点”的整治。根据寿县公安局治安、刑侦部门统计的数据,80%的流动人口在作案前后均在“城中村”内的“乱点”落脚。寿县公安局以旅馆、洗浴业等“乱点”整治为重点,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信息系统使用率和上传信息质量,社区民警一方面主动开展信息系统传输培训工作,一方面认真开展督促工作,对各旅馆旅客登记信息传输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治安部门会同辖区派出所通过加强检查,及时掌握了旅馆业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了控制发案、抓获现行的能力。
构建新型警务模式,提升应急维稳处突能力
每年组织1至2次大规模实战模拟演练,进一步提升民警单兵作战和公安队伍应急处突能力
为了根治“城中村”治安顽疾,寿县公安局以战训合一、业务培训、专门培训等为平台,进一步加强现场指挥人员和基层民警快速反应能力、执行多种任务能力和一体化作战能力的合成训练,强化一线民警的战术意识,注重自救与互救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整体素质,以及疏导、控制等执勤执法能力与防暴、通信等基础技战术使用能力,提高民警应急维稳处突能力。
同时,着力培养教官队伍,寿县公安局先后推荐6名民警赴安徽省公安厅、六安市公安局参加警务技战术培训。目前,寿县警方每年组织1至2次大规模实战模拟演练,进一步提升民警单兵作战和公安队伍应急处突能力,确保全体民警熟悉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在紧急情况下组织有序,沉着应对。同时,通过演练,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切实提升预案的可操作性。(记者 关清 通讯员 刘伟)
·安徽安庆打掉一个专偷车内财物团伙
·安徽淮北“微访谈”成公安便民服务新平台
·安徽蚌埠蚌山:“对话”模式化解行政纠纷
·安徽检察院:制定细则规范公务接待
·安徽高院对照现状找不足
·安徽高院工作报告:热点难点“点”到实处
·安徽高院工作报告:热点难点“点”到实处
·安徽:将“两会”正能量传递给人民群众
·安徽蚌埠供电部门志愿者将"光明"送进敬老院
·安徽黄山徽州区:党员“包保”服务五保老人
·安徽:评审团终结评议 力促案结事了
·安徽:共话军民鱼水深情 巩固军政军民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