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队伍建设

山东:特色培训激发队伍最大能量

2013-02-06 08:33: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怎样才能激发出民警自觉学习的最大能量,让他们充满阳光和活力?

    近年来,山东公安机关通过组织民警考取国家法律职业资格,提高队伍的执法素质;通过推行分警种专业组训模式,提高民警参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通过组织各级领导骨干到高校研修,开阔思路、转变理念,提升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构建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守护民警心理健康。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让队伍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激情,从而树立起了执法规范、形象阳光的警队新形象。

    鼓励民警参加司法考试

    1456名民警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占实有警力的1.63%

    记者从山东省公安厅了解到,截至2012年11月底,山东已有1456名公安民警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占全省实有警力的1.63%。

    越来越多的民警通过司法考试,这意味着执法主体素质的提升。山东省公安厅把组织民警参加司法考试作为提升队伍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有力“抓手”,提出了各市公安机关通过司法考试的民警不低于实有警力1%的目标。同时,省厅要求各地鼓励广大民警报名参加司法考试,并通过集中培训、巡回授课、“一对一”辅导、在线学习考试等形式为民警提供帮助。各地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成立司法考试领导小组,建立政工和法制部门“双轮驱动”、各业务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为推进民警参加司法考试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去年5月至9月,省厅从基层遴选了200名优秀民警集中封闭培训100余天,统一参加司法考试。全体参训学员中有171人通过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85.5%。

    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司法考试推动机制,是山东省公安厅推动司法考试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省厅把组织民警参加司法考试工作和民警考试通过率纳入对市级公安机关年终绩效考核、执法规范化建设考核和执法质量考评内容,对民警通过司法考试情况进行排序通报。他们还从组织保障、政治待遇、管理使用、物质奖励等方面向参加司法考试的民警倾斜,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调动了民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量体裁衣”实施个性化培训

    高端培训、分警种专业组训实现民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从闷着头学到“走出去学”,从缺少针对性的统一训练到分警种专业组训模式,贴近民警、贴近实战的个性化训练打造了知识型民警、学习型队伍。

    2011年9月,山东省公安厅和各市、县级公安局领导干部共180人分3期赴清华大学研修。社会管理与当前社会问题、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工作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调适……由高水平专家、教授讲授的课程让学员们接触了最先进的公共管理知识,学习了新的工作理念。

    2011年以来,山东省公安厅每年组织2至3批领导干部赴国内知名高校进行研修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领导能力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宏观经济形势、人力资源管理等专题,旨在提高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局长宋保国曾在学习心得中写道:“此次短训如夏日的一缕清风,如久旱后的一场好雨,如夜空中的明星,让我澄清心灵、丰富知识、凝聚动力,必将一生受益。”

    为调动民警自觉加强培训的积极性,山东省公安厅将警衔晋升训练作为创新民警训练工作的切入点,推行分警种专业组训模式,满足了不同警种岗位民警的个性化需求。

    省厅直接调训各市级公安局应训民警和县级公安局班子成员,各市级公安局负责所辖县级公安局民警的训练工作,使省厅直接调训人员达到全省应训人员的30%。他们建立了警种部门和训练基地对口联系制度,由警种部门、训练基地共同组织培训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管理工作。2011年以来,省公安厅分经侦、治安、刑侦、交管等10个警种培训民警2100余人,收到了提升民警素质和推动业务工作的效果。

    培训中,参训民警把培训班作为同警种战友交流的平台,认真参与课堂学习,踊跃参加座谈调研,积极进行课下交流,增强了培训效果,也为加强今后的工作配合打下了基础。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马江涛曾在微博中写道:“培训解决了我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我今后的工作有方向、有方法,信心百倍、干劲十足。”

    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守卫民警心理健康

    近年来,由于治安任务重、警力不足,基层民警长期处于疲惫状态,部分民警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为了让民警调整出健康的心态,山东公安机关构建了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立了民警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承建、分级实施”的原则,山东省公安厅成立了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托山东警察学院建立了省级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全省21个市级公安机关和直属局建立了民警心理健康中心,155个县级公安机关建立了民警心理健康服务站,1734个基层科所队建立了心理健康训练舒缓室,形成了覆盖全警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为全面开展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目前,全省已培养了1100余名具有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民警,他们已成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能手和骨干。

    为增强心理训练效果,山东公安机关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 “三个必训”体系。在初任训练、晋升训练、实战训练和专业训练中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行为训练课程,普及心理健康常识。省公安厅还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各地公安机关以开设“专家讲堂”为载体,聘请心理专家举办专题辅导报告会。2010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举办心理健康辅导报告会618场,90%以上的民警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心理素质能力训练。

    为做好日常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让民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山东省公安厅在公安网上建立了 “山东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驿站”,为民警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及时解答民警提出的问题。网站开通两年来,点击率达到244万人次,平均每天都有4000余人登录网站。此外,省公安厅开通了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由警察学院的心理咨询教员组成咨询服务团队,为全省民警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了做好民警的心理矫正治疗工作,山东各级公安机关利用心理测试量表、网上测查、家庭走访等形式对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经常性测查分析,筛选出有心理困扰的民警,进行重点的心理训练与疏导。他们还探索建立了战时心理危机干预,对执行援川、援疆任务和参与奥运会、全运会安保工作的民警进行即时心理辅导。2012年,省公安厅聘请了10位社会知名心理专家组建了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为预警提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民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专业心理治疗,尽力帮助民警降低心理危机的损害。(记者 黄玉敏 李娜)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