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四川日报评论员:“年味”中能否少点硝烟味

2013-02-05 17:31: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四川日报 

    早些时候,全国灰霾面积一度多达130万平方公里。多个城市雾霾天气频杀“回马枪”,城市空气质量堪忧。眼看除夕将至,雾霾若与爆竹“唱双簧”,那空气质量必遭殃,可谓是瓦漏雨降。有网友担忧,“若除夕夜也是雾霾天气,燃放烟花爆竹,PM2.5岂不爆表?”鉴于此,多数网友赞成在春节期间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

    此类议论前些年有过,而今年似乎更有切肤之痛。空气被污染,谁也无法置身其外。诚如钟南山院士所说,“据研究,PM2.5每立方米增加10个微克,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率可增加3.1%,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谁都跑不掉”。然而,即便如此,一些人似乎仍未真正从空气严重污染的窘境中醒来,仍固执地拿净化空气工作推行不易一类的理由来拖延搪塞。

    看来,人心很容易被雾霾笼罩,雾霾暂时散去,人们又会很快忘记昨日的口罩。治理雾霾,一些人总认为个人努力是杯水车薪,“年味”罩年关,禁放鞭炮更是难上加难。其实,对于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有关鞭炮禁与不禁的讨论早已不是一时的情绪宣泄,“杯水”和“车薪”的力量对比已在发生转化,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时、此地、此身的行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事实表明: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将释放大量的烟尘,包括PM2.5,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后果很严重。拿成都来说,据环境监测的保守估计,燃放烟花爆竹可导致实时空气污染指数至少上升10倍。2011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导致成都市城区空气污染7天,而且这7天的污染对全年的PM10平均浓度都产生了明显影响,导致成都PM10年平均浓度上升5微克/立方米。严峻的事实面前,不去为净化空气想点子、找路子,反而只是“耍嘴皮子”,这能“耍”退一波接一波的雾霾天气吗?

    我们需要强化责任与担当。有了责任意识,才会穷尽一切办法,使出“超常”手段去治霾。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责任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去做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空气“净化器”。

    说不放鞭炮是丢掉民俗,会淡化“年味”,我看未必。中华民俗原本丰富,春节民俗的最终落点也不该是漫天飞舞的烟花。不放鞭炮,其实也能过上闹热年,比如北京人逛庙会看绝活,澳门同胞可拜妈祖逛花街,成都可以陪父母到大庙会写副春联、带孩子到熊猫灯会赏璀璨灯火……

    保护大气环境已成文明社会共识,如今,每到春节放鞭炮的旧俗,的确是到该改一改的时候了。作为现代市民,应当尽量不去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干脆用“绿色”的电子爆竹营造喜庆气氛。这样既能让人感受年味,又能保护环境、尊重他人!这是对生命健康负责,对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负责。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