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立足检察职能 服务“两个环境”

2013-02-05 13:48: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法制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检察机关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立足检察职能,努力为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以服务环境建设为中心,依法履行检察职能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基层检察院处于检察工作前沿,要立足职能,自觉把检察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积极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一要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批捕、起诉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涉枪、涉爆、“两抢一盗”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和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

二要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三要切实加大对国土、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司法保护力度。通过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卫生、破坏资源环境等刑事犯罪。

四要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要紧紧围绕“农、林、水、矿”等生态资源、工程项目建设及执法办案中发现影响“两个环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两个环境”的职务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基础,进一步延伸检察工作触角

要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检察工作的基础,紧紧围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加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保障,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完善检调对接,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要将执法办案工作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执法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建立健全执法办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延伸矛盾化解触角,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首办环节。要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参与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保护,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

以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切实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检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规范执法水平和法律监督能力。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警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恪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恪守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自觉将“六观”、“六个有机统一”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理念,扎扎实实地工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做出更大贡献。

(吕山 作者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