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翠云路小区住着100多户居民,2012年4月,因小区二次供水及污染问题,数十居民代表联名上访,要求安装一户一表,直接与自来水公司对接。部分居民还上街“拦路”,表示如不解决问题,将越级上访。对此,景德镇市国土资源信访问题及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迅速启动调解机制,与市信访局、维稳办组织土地储备中心、自来水公司等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共同商议小区一户一表改造问题。几个月后,这起群访事件得以顺利平息。
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在成立全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基础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下设社会保障、国土资源、涉法涉诉、城镇房屋拆迁、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企业改制和劳资关系、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事故、涉农、交通事故、医患纠纷等17个专项信访问题及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对口化解社会矛盾。
医患纠纷分类分级快速处置
景德镇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是全省首个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该中心,看到墙上的蓝色标语“维护患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医疗秩序”格外醒目。
“近年医患纠纷多发频发,已成为一个困扰稳定的难题和屡治不愈的治安顽症。”陪同记者采访的景德镇市维稳办副主任林进军介绍,为此景德镇在全省设立了首个第三方医患纠纷专业调处中心,并建立起分类分级、内外并举、多方联动、快速处置的一整套工作机制,按照受理登记、听取陈述、拟定方案、调查核实、认定责任、协商调解、签订协议“七步工作法”,受理调处每起医患纠纷。
2010年12月31日,鄱阳县油城乡孙某在市某医院做手术引起肺栓塞而死亡,其家属几十人前往医院“讨说法”。矛盾一触即发之际,景德镇市医调中心及时将患者家属引导至中心,连夜展开调解工作,调解员运用“七步工作法”,晓理明法,分清责任,使这起纠纷在第二天就得以妥善解决。
据统计,该中心自2010年8月成立以来,截至今年1月31日,共受理医患纠纷148件,调解结案141件,调解结案率超95%。
涉建纠纷排查实行“零报告”
在景德镇市建设局信访问题及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记者看到中心的工作台账详细记载了每起矛盾纠纷的受理、督办及结案等情况。
“局里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景德镇市建设局督察科科长余若勇告诉记者,他们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处置”的原则,落实有关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并提出处置期限。经排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也要记录在案,实行“零报告”制度。
新上任的景德镇市建设局局长陈振中一个月前还是市信访局局长,谈及矛盾纠纷调处时深有体会:“建设领域涉及的信访问题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市政设施基础建设、城市绿化、建筑施工等方面,我们不能把本部门、本单位的矛盾推向社会,把应该本级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对相关责任人不重视矛盾纠纷处置或推诿扯皮的,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景德镇市建设局去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45批580人次,集体访5批近180人次,重复访160批300人次,用于解决信访的资金近270万元,目前均未发生涉及该局的上访人员赴省进京非正常访。
交通事故纠纷多元化调解
今年1月9日,景德镇市交通事故信访问题及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设在市交警支队四大队,办公面积30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7名。
景德镇市交警支队副调研员兼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主任江华告诉记者:“中心主要受理交通事故信访问题和市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移交的市区范围内一般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善后民事赔偿案件。”除调解室外,中心还设有巡回法庭,形成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补充、司法调解为主导、司法审判为保障的交通事故争议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自中心挂牌以来,已受理交通事故纠纷5起,其中调解成功2起,另外3起正在调解中。
记者了解到,景德镇全市17个专项调处中心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固定的来访接待人员和调解人员、固定的办公设施和固定的工作制度,并在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设立窗口派驻联络员。
“这17个专项调处中心分别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对口副秘书长或相关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对应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任副主任。”景德镇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雄泰表示,高规格搭建以条为主的专项对口调解平台,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取得了“四个下降一个上升”的显著效果,即群体性事件苗头、民转刑案件、民商事案件、越级信访人员和批次下降,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上升。(记者郭宏鹏黄辉)
·江苏岳敏代表: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应立法
·法院突出矛盾化解 五年处理各类民商事纠纷771329件
·山东潍坊"纵横分级化解机制"加快矛盾化解
·湛江法院创新机制:"法官工作室"助基层矛盾化解
·“法官工作室”助基层矛盾化解
·广东湛江法院创新机制,营造公正廉洁高效氛围 “法官工作室”助基层矛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