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冬阳照耀大地。放目远望,收割过的田野里,一群群鸡鸭欢快地觅食;村巷里,村童欢乐嬉戏的身影随处可见;老人们吸着旱烟,悠闲地下着象棋,或围坐对唱山歌,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暖阳;篮球场上,小伙子们大呼小叫,“鏖战”正酣……
这是广西浦北县人民法院在龙门镇开展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2012年,浦北县人民法院从坐堂办案向协同联动司法转化,从关门办案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转化,从就案办案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化。浦北县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社会功能,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模式,采取法官包村、聘请调解员、设立法院书架、编写法律故事等十项措施,指导辖区农村基层组织提高避免纠纷、化解矛盾、依法治村的能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
一本法律故事书
“这本法律故事书,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指南!”
“法律故事书,是我们学法、守法、用法的导师……”
在浦北县龙门镇,每到村委,都可以看到群众围坐在法院赠送的法律书柜旁津津有味地阅读《浦北法律故事》等书籍。
面对社会转型期司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浦北县法院积极探索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中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自觉地把有限的司法资源融入到社会管理体系当中,当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该院以判决生效的案件为素材,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法律故事,作为普法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通过“以案说法”、“法官评析”等板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大力创建“无诉社区、无诉村委”,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诉前。
“木头是被风吹下来的,与我们没有关系,钱是不会赔的!”
“你们看,《浦北法律故事》中有个案例与这事类似……”
2012年12月23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对于浦北县福旺镇许某来说,是不幸的一天。这天13时许,许某叔侄3人在经过龙门镇黄某的屋前时,许某侄子突然被一条从楼上掉落的粗木砸到头部,当场昏死过去,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许某索要各项赔偿共计120万元。而屋主黄某却认为这木头是被风吹掉下去的,与他没有关系,加上他建房欠了一大笔债务,根本无力接受对方提出的赔偿要求。矛盾一激即发!
龙门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组成工作组,召集双方进行调解,并利用《浦北法律故事》一书中的类似案例于情于理于法地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初步达成协议,由屋主黄某先期赔付5万元。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化解了。
四级调解员“四两拨千斤”
“陈调解员,我们村的杨家婆媳又吵了起来!”
“好,我马上赶过去!”正在吃晚饭的龙门镇龙门村委支书、人民调解员陈海接到电话,连忙放下手中的饭碗,叫上助理调解员,骑摩托车赶到了桥头小组。经过半小时的调解,结怨已久的杨家婆媳解开心结。
一直以来,农村一线民事纠纷处理是一项刺手的工作,事虽小,可繁琐。而龙门镇龙门村委的纠纷调解工作为何如此快速有效呢?
陈海支书一语道破天机:“自从法院驻村委调解室成立后,包村法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解答有关涉法疑难问题,既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又是‘调解员’和‘宣传员’,营造了一个遵纪守法、懂法明理的氛围。而且调解员都是在村委干部里挑选出来,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做起调解工作来也就‘四两拨千斤’了。”
为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化解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浦北县由人民法院、镇、村委、村民小组建立四级调解网络,构筑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形成遍及龙门镇的矛盾纠纷第一道过滤网,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浦北法院抽调了28名法官,每名法官各包一个村委(社区),发放包村法官联系卡;要求包村法官每周与所在社区、村的调解员沟通一次,每月至少进村走访一次,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送法下乡活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积极参与纠纷调处,提前介入矛盾纠纷;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解答有关涉法疑难问题;在每个村委设立了人民法院驻村委调解室,聘请并培训在当地有较高威信的调解员……一项项有力措施很快见到实效。
“我们28名包村法官分别进驻龙门镇28个村委(社区)调解室,主动走进农家、听取民声、体察民情、消除民怨、解除民忧,为当地老百姓搭建一个学法、讲法、守法、明理的良好村风民俗,让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因为,我们法官的努力,社会的矛盾纠纷减少了,审判执行压力减轻了,村里平安和谐了。我们做了一举多得的事,能不高兴吗?”浦北县人民法院院长杜应参介绍该院创新社会管理的龙门试点经验时,显得尤为自豪与开心。
自浦北县人民法院在龙门镇开展创新社会管理活动试点以来,法官已进驻28个村委(社区),培训村级调解员106人,解答群众咨询173人次,包村法官和村级调解员一起成功调解了371起涉及山界林权、土地使用权、相邻关系、人身损害、婚姻家庭等纠纷,做到小纠纷不出村民小组、大纠纷不出村委,该镇的刑事、民事、执行案件明显减少。其中,刑事案件比上一年度减少1件,民事案件比上一年度减少43件,执行案件减少8件。且该镇吸毒、参与六合彩赌博人员明显减少,贵合高速公路龙门段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全镇凸现出平安和谐的良好治安环境,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作者:吴国清 岑松锷 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