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心灵驿站

就这样化“敌”为友

2013-02-04 16:41: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姚扶有

    许多刚入警界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交往经验,加之专业习惯使然,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往往自卫心理比较严重,缺乏处理矛盾的能力,进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严重时还会使自己精神上遭受无所适从的煎熬。

    我有一个老朋友的儿子小贺去年从警官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刑警大队工作。小伙子高大英俊,文质彬彬,给人的印象是内向、懂事,在单位由于表现不错,经常得到领导表扬。但是在一次业务培训中,教官进行了无记名投票测试:在你的队上,谁的形象“佳”或“不佳”。结果小贺被列入“不佳”名单。同事们给他贴上形象“不佳”的标签,并不是指他的外表不好,而是对他这个人有看法。他为此惊诧、痛苦、委屈。

    后来,朋友请我跟小贺聊聊。我怕小贺紧张,假装很随意地问:“你感觉自己与同事的关系融洽不?”小贺坦率地说:“我感觉同事们不怎么欢迎我。”我笑着问:“你这么肯定,应该知道其中的原因吧。”“可能是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有问题。”小贺说,有一次他被队长表扬了,很高兴,他身边的一名同事却很不友好地说:“瞧你,有什么好高兴的!”小贺听了很生气,回答道:“我高兴,怎么了?你有意见?”后来又发生过两次类似的事,小贺都毫不犹豫地进行了“还击”。

    面对同事的不满或嫉妒,小贺采取的都是简单的反击方式,这就很容易激化矛盾。显然,小贺的表达、沟通方式存在问题。我给小贺举了一个例子,你对在办公室抽烟的人不满,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自负或敌对的沟通方式——“我受不了烟味,你给我出去”;二是胆怯或恭顺的沟通方式——“你喜欢抽烟,那你就抽吧,就当我没说”;三是自信的沟通方式——“烟味让我很不舒服,你能到外面去抽吗?”

    在这些表达方式中,自信的表达风格和方式最好,也最容易被接受。我们不去争论,而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说清楚,这样就可以了,至于别人怎么想,那是他的事。

    当他人的看法、立场与我们不一样甚至冲突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反击。而这是人与人沟通中的大忌。决定你与他人关系融洽与否的,不是你的话说得对不对,而是你是否尊重别人、理解别人。面对类似小贺遇到的情况,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回答——

    一是沉默。这也是一种回答。有时这是最好的回答。

    二是微笑。面对他人的嫉妒,你却能微笑,这一定让对方吃惊,心生佩服。

    三是自嘲。“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四是幽默。“高兴好啊,可以使人健康长寿……”

    五是其他。如打趣、转移话题等等。

    之后,我运用情景表演的方式,使小贺认识到自己与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对他进行了训练。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告诉我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与同事的关系好多了。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