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沈阳,从平安创建到法治建设

2013-02-04 16:38: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法制报 

    社区矫正:凝聚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政法会议精神:

    “在劳教制度改革方面,要按照‘严格控制、适时停止’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推进劳教制度改革。要不断完善社区矫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加强对违反治安管理和轻微刑事违法行为的教育矫正,着力提升社区矫正效果。”

    聚焦沈阳:

    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将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列为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建设全市社区矫正信息监管平台和区县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力求在规范运行上、工作协调上、监管手段上、矫正效果上争创一流,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政法工作如何进一步主动适应、全面顺应,如何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亲和力、公信力,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需要认真回答、深入破解。

    劳教制度改革是2013年着重推进的“四项改革”之一。

    与它并重的其他三项改革内容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

    纵观这四项改革,任一项改革的推进程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稳定的系数。

    积极推进“四项改革”,是政法工作改革攻坚的着力点,也是政法事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可见,政法工作的核心,就是保稳定,促发展。

    如果没有稳定,发展自然无从谈起。

    而劳教制度改革,特别是社区矫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正是一项稳民心,保稳定之民生举措,它给予了轻微刑事违法者重生的机会,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凝聚了更多的正能量。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刑事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需求,也符合刑罚执行社会化的国际趋势。

    据统计,自2003年7月我国开始试点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截止到去年9月,我国各地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05.4万人,累计解除矫正58.7万人。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期间的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这一较低水平。

    通过2011年试点,去年,沈阳已全面铺开社区矫正工作。全市有10个区县(市)建成了集“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为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

    中心协调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分别选派一名能力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入驻,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合署办公。中心接受矫正人员报到并进行入矫宣告,通过心理测试制定矫正方案,开展定位监控、集中教育和司法惩戒。

    中心有力地整合了政法机关的力量,可见,它既是区县社区矫正人员监管中心,也是教育、帮扶中心,还是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指挥中心,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执法的权威性,为法治沈阳的建设营造了执法高效的环境。

    目前,沈阳市已建立教育基地139个,公益劳动基地213个,有效组织了集中教育、个别谈话教育、公益劳动14700余人次,和平区矫正中心还被省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辽宁省示范中心”……

    社区矫正,让轻微罪犯等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执行刑罚,避免了罪犯入狱可能带来的家庭破裂、孩子失学等问题,能够激发出罪犯珍惜眼前自由、积极改造的动力。同时,司法行政机关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和各方力量,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帮助其解决生活、就业等困难,有利于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犯罪带来的社会裂痕,促进了社会和谐,体现了国家对违法犯罪人员人性的关怀和权益的保障。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苏德良:做平安建设的先行者主力军
·创政法品牌打造平安和谐边关龙州县综治及平安建设成效明显
·上海松江:平安建设“守护神”
·长沙市公安机关深化平安建设纪实
·吉林长春市法院助力平安建设
·河南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平安建设

·河南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平安建设
·福建召开司法行政工作会议指出 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平安建设
·山东召开政法工作会议强调 高层次宽视野推进平安建设
·广东省公安厅部署贯彻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深化平安建设 推进信息化建设
·深化平安建设 构建平安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