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知天命之年的陕西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调研员汪清龙是地道的陕西关中人,话少、憨厚,见到记者甚至还有些腼腆。但一说起他的“宝贝”,汪清龙马上又神采奕奕起来。言语间,我能真实地体会到他的执著与满足。
所谓“宝贝”,不是什么名贵收藏,而是一摞厚厚的调研文章,有些纸面已经泛了黄。每一篇都倾注着老汪对某件事或工作的思考和体会,在他看来,这些最珍贵。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调研迷”。
汪清龙从军20多年,他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被部队刊物刊载,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部队调研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7月,告别了军营生活,汪清龙转业到陕西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工作。当时,正赶上全省出入境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领导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这些都激发了他执笔调研的热情。而后,他撰写的《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被评为优秀调研文章,受到了省公安厅领导的表扬。
为了弥补“半路出家”的不足,老汪在全面学习出入境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带着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学深悟透的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理性思考的过程,不仅弄清了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还举一反三地对相关问题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有了专业知识的积淀,又具备接触全面工作的机会,老汪调研的热情和劲头更足了。
老汪不满足于仅仅完成日常工作,而是把通过调研为领导做决策、抓落实提供参考依据、及时总结固化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视为义不容辞的岗位职责。他不放过每一次下基层检查、走访的机会,每次都要给自己外加一项调研任务,带一两个课题,见缝插针地向基层民警虚心请教,搜集、掌握大量一手材料。期间,许多基层同志都不解地问他:“这些情况不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你了解它干啥?”老汪说:“没啥,就是想多了解一点情况。”
从警5年来,他先后撰写高质量调研文章20余篇,对加强和改进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其中,他参与总结的全省开展大型活动涉外安保工作、创建“全国文明窗口”、破解工作系列难题、推进出入境管理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等经验做法,为改进和提升陕西公安出入境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价值。
许多人都觉得搞调研是件 “苦差事”,但老汪却乐此不疲,在调研中坚持着、享受着、快乐着。他说:“只要自己还拿得动笔,还有这股激情,就会一如既往地写下去。”(记者 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