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实有人口

河北肥乡:多方互助,“穷法子”也能养老

2013-02-04 10:25: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怎么才能扩大投入?

    政府推动,社会帮扶,逐步完善与提高

    杨振红说,虽然幸福院是“群众住得起、村集体办得起、政府支持得起”,但单靠村级组织,资金缺口仍然比较大,政府还需要大力支持。为减小资金压力,当地政府明确了用水、用电、占地等一系列扶持性政策,并规定在今后的新民居建设中,必须配套建设互助幸福院和幼儿园。

    记者在城南堡村看到,这里的互助幸福院与村两委、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农村警务室建在一个院子里。杨明刚说,这是“1+X”模式。而三里堤村的互助幸福院和新民居建在了一起,方便了附近居住的空巢老人。

    2012年3月,河北省将肥乡互助养老模式确定为农村养老“幸福工程”,在全省推广。4月底,肥乡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40家,覆盖全县9个乡镇265个村,拥有床位5328张。

    但同时,互助幸福院也出现了排队的情况,许多老人想入住却没有床位。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计划建设更多的养老院,也正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据了解,肥乡安排了60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6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帮资金、帮物、帮服务。截至目前,共收到社会捐助(含物折款)130多万元,其中3家企业投资90余万元冠名建设3家幸福院。杨明刚说,目前,幸福院优先入住的是单身老人,将来,有条件的村也可以负担夫妻养老。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认为,互助养老是一种社会参与式养老,基于交换与互惠原则展开。这里交换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劳务和时间。将来,非老年人或年龄较小的老年人通过参加养老服务积累劳务时间,等自己年老时换取别人的服务,同样是值得推行的一种办法,但有关的劳务储蓄制度应有相应法规支持。另外,也亟待加强对老年人的培训与引导,以提升互助服务的质量与水平。(记者 杨 柳)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吉林将新建2500个农村养老大院
·不离家不离村:中国积极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构筑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广西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新模式探微
·山西省尝试农村养老新模式
·“以前不愿来,现在不想走”--贵州农村养老中心见闻
·农村养老 谁来保障?

·农村养老 谁来保障?
·自我储蓄和养儿防老仍是农村养老通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