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乡人大换届完成,如今到了年末岁尾,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妨也来算算账:当代表一年究竟干了什么?有什么?为选民留下了什么?
代表一届任期五年,如何对选民负责,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对每名代表是一种考验。人大代表应当时刻对照自身的职责和人民的要求,常问“当代表为了什么、干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才不辱代表神圣的使命。
常问当代表为了什么,彰显的是一种使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使命光荣,职责神圣。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把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当作永远的追求。不可否认,我们当中也有极少数人把代表看成是一种待遇,乐于当荣誉代表,时常忘记了为谁掌权。其实,人大代表作为选民的代言人,行使的是一种公权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代表为之奋斗的目标。时常问一问当代表为了什么,可以明方向,时时警醒自己的权力源于谁、依靠谁、为了谁、对谁负责。每一位人大代表只有珍惜代表这个荣誉,增强执行代表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履职尽责,才能对得起选民的重托,真正实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常问当代表干了什么,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人大代表的职责是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努力为人民服务。当一届代表,如果大多数时间“身不由己”,很少或不与选民联系,会议不参加,活动不参与,乐于当走访握握手、听报告拍拍手、表决举举手、闭幕挥挥手的“四手”代表,是失职的。代表受人民所托,对人民负责,履行职责不能“空对空”,打“白条”,要靠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来兑现。代表时常问一问干了什么,可以明职责,时时提醒自己不忘肩负的责任,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民情。只有具备了这种强烈的代表意识,才能热心人大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才有底气接受人民的监督,为人民服务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当代表留下了什么,昭示的是一种担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当一届代表给人民究竟留下了什么,体现的是一种境界,更多的是一种担当。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周家贵,10年履职不寻常,建言献策为民忙,10年间提出建议案150多件,被誉为最称职的人大代表。之所以不寻常,是因为他始终保持对人民的一种担当精神,对代表工作的充分热爱,一心为民,履职尽责,在选民中留下了崇高的代表形象。而我们有的代表却把代表职务当成一种名副其实的“副业”,在选民中留下的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挂名”。时常问一问当代表留下了什么,可以提醒代表不忘记自己的身份,心中装着群众、想着群众,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几件实事。只有这样,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信任你、拥护你,也只有这样,当代表才有为有位,不会留下缺憾。
代表常问三个为什么,问出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民负责的责任心和为民心。代表只有真心地热爱代表工作,释放更多的“正能量”,才能激发更多的代表“我要履职”的热情和责任感,代表的形象才会真正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付直波)
·检察日报:两会新风常态化还需制度保障
·检察日报:善良的心是最大的正能量
·检察日报:治理雾霾是最大的民生
·检察日报:代表要提高审议效率
·检察日报:人代会会期长短不应流于表面
·检察日报:中国梦 法治魂
·检察日报:中国梦 法治魂
·检察日报:警惕“舌尖上的浪费”
·检察日报:任何人都有追寻真相的权利
·检察日报: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
·检察日报:法学教授下跪上访打了谁的脸
·检察日报:“插队”的抢票软件是否有违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