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扬州广陵 挑起法治城市建设的司法大梁

2013-02-04 09:51: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访谈对象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院长 朱愈明

    对话背景

    江苏省扬州市提出建设世界名城、法治为先的构想,广陵区是扬州的核心城区。广陵区人民法院坚持内外兼修,能动司法,为扬州法治城市建设挑起司法大梁。

    主动出击

    为区域经济发展筑起“防火墙”

    法周刊:法治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经济建设这一基础。广陵区法院是如何发挥职能作用、保障企业依法经营的?

    朱愈明:法律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规范、引导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四件事:

    抓调研。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总体部署,重点围绕广陵领跑扬州“第二个率先”、建设世界名城核心区的发展目标,先后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后对全区拆迁工作的影响、广陵区会馆经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调研,并向区委提交调研报告。

    区委七届三次全会召开后,我们及时出台了《关于为全区持续创新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切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强服务。为破解区域经济转型难点,我们成立了法律服务团,以院长为团长,下设立案、刑事、民事、商事、执行和协调等6个工作组,积极服务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帮助企业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我们先后走访联系了大洋船厂、帝一集团、扬力集团、玛切嘉利等23家企业,召开座谈会43场,帮助解决矛盾纠纷21起,提出意见和建议96条。

    出点子。我们建立了审委会联系企业制度,针对广陵区传统企业、大型企业众多的现状,由每名审委会委员联系一至两个区重点企业,每年提出一到两条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意见或建议。

    副院长郭祝山在走访扬州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时,针对公司多人盗取企业财产被判刑的现象,提出加强公司原材料管理的司法建议,引起公司高度重视。

    促和谐。我院立足化解当前的突出矛盾,又着眼从源头预防新信访的发生,多措并举,有效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加强关口前移,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建立“三访四包”工作制,由院庭领导带案下访、主动约访、上门回访,包掌握情况、包思想转化、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确保信访案件得到彻底解决。

    主动参与

    为基层法治管理当好“参谋”

    法周刊: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层的民主法治管理是法治城市建设的基石。广陵区法院在参与基层民主法治管理方面,有哪些做法?

    朱愈明:法治城市建设的重点、难点在基层。我们坚持走出去的思路,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当好参谋。

    一是制订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举措。响应区委“千名干部进万户,服务基层办实事”主题活动,有计划地深入挂钩联系点,建立联系户,做到解决难题在一线,服务群众在基层。

    建立“劳模工作室”,由省市区三级法院6名劳模建立“劳模工作室”,与残联、宏志班等签订了帮扶协议,发挥劳模效应,提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效果。

    二是积极参与普法宣传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工作,与区关工委、团委、妇联、教育局、街道办等多部门联动,开展了以“大手拉小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活动。

    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工作规范,加强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组织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去年10月,我院被省高院授予“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在全省被授予的13家法院中,我院为扬州地区唯一一家。

    三是搭建官民平等对话平台,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多渠道多层面开展行政协调工作,实行多方参与、全程协调,形成行政争议综合调处机制,去年行政撤诉率为100%。

    同时深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促进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良性互动。2009年以来,行政机关首长出庭率达到100%。

    主动回应

    为维护群众利益编织“服务网”

    法周刊:法院的职能是执法办案,司法公正、便捷也是法治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广陵区法院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朱愈明:我们始终坚持主动服务群众,努力提高群众认同度和司法公信力。

    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功能,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诉讼服务、诉前调解、诉调对接、诉讼保全、案件速裁、立案调解、立案受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丰富便民举措,开展电话立案、QQ网上咨询、预约立案工作,方便当事人诉讼。

    我院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并被命名为首批“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示范单位”。

    坚持“司法有限,服务无限”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社会管理创新新平台,先后与工商局、物价局、妇联、苏北医院等单位建立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网络,设立11个诉调对接工作站。

    以公开促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提升群众路线满意度。推行阳光司法,保障群众知情权。推行以“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为内容的“司法六公开”,推行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制度,让审判公开、公正。

    打造法治文化平台,在法院内部网站创办法治文化专栏,院内设立“廉池”,在办公区悬挂法治文化牌匾,在办公室门前张贴干警格言警句。充分利用当事人进出法院通道,建成设有法治篇、廉政篇、幸福篇等15个篇目、38块展牌、200余幅图片的法治文化长廊。自去年5月以来,群众参观人数已达2万多人。

    主动修内

    为法治城市建设提供“原动力”

    法周刊:法治城市创建离不开有效的机制,离不开强大的执行力,离不开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广陵区法院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有哪些做法?

    朱愈明:我们成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班子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补充。

    办公室对掌握的情况定期进行形势分析,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提出工作对策。党组每年不少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帮助解决,使法治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我们还建立了考核奖惩机制,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院目标管理考评,实行每季度一考核、一通报、一奖惩,对出现工作失误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使依法治理考核工作在我院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此外,我们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全面加强干警思想政治建设、能力作风建设和勤政廉政建设,着力培养一支“忠于法律、勤勉敬业、清正廉洁、德馨博学、谨言慎行”的法官队伍。

    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增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不断提高服务大局能力、和谐司法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深化业务大学习大竞赛大提高活动和学习型法院建设,进一步提高干警的业务水平与办案能力,提高法官的职业素养与尊荣感,提高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我院法官本科学历已达100%,硕士学位占47%,均居全省法院前列。(刘 俊 万 静)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山东济南:“四最一先”法治城市创建
·江苏省委政法委领导调研法治城市创建工作
·德阳:积极参与法治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