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签了劳动合同,却要求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真无赖!”电器公司的代理律师指着黄叔嘀咕。
2011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黄叔提供的证据证明力有限,不足以推翻被告有众多证据支持的事实陈述,遂确认双方于2011年2月建立劳动关系,判决支付黄叔7000多元的拖欠工资,驳回其其他诉讼请求。该案上诉后得到二审维持。
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只有劳资双方知道,尤其在一对一的博弈中,要拿证据说话。电器公司没想到,黄叔不屈不挠地进行调查申诉,找到了案件关键证据——工资存折自2010年5月以来的转账单。
看到银行查询回执清单上赫然写着公司名字与公共账号,电器公司感到情况不妙,连忙拿出了另外一份劳动合同,而合同签订时间正是黄叔所主张的2010年5月。
对电器公司此时的动机,法官陈智扬解读道,只有让这份劳动合同赶紧“重见天日”,电器公司才可能规避因不签劳动合同而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惩罚性赔偿。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还有阿帆所在的建材公司。
阿帆拿出一份会议签到表,里面清晰地记载着建材公司2011年8月召开的一次采购会上,阿帆和公司老板卢某夫妇、几位高管、主要职工代表都到会并签名确认。
“公司的诉讼材料都是为应付法庭编造的!10月之前我可没少为公司卖力干活。”阿帆还拿出了一批采购合同、工作交接单、出差申请表等一系列在同年10月之前就形成的材料,上面清晰地盖着建材公司的公章。
在劳动仲裁阶段大获全胜的建材公司没想到阿帆还有这杀手锏,顿时阵脚大乱。“我要澄清。”建材公司急忙补充道,“之前我方与阿帆只是合资合作关系,直到2011年10月发现阿帆的资金根本无法到位,才让阿帆要么走人,要么以普通工人身份留在公司,所以阿帆手上会有相关会议记录、工作交接单等材料。”
事后,建材公司补充提交了老板卢某、高管唐某、员工农某与阿帆的QQ聊天记录、电子邮件截图与附件汇总。
经过深入调查,主审该案的南海法院里水法庭副庭长彭建华发现,原来建材公司经过“高人指点”,凭借入职、考勤资料都由单位单方保存这一天然优势,重新编造了一批档案,企图瞒天过海以逃避法律责任,骗过了仲裁员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