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英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相信读到这里,许多默默奉献的老实人都会精神为之一振,心头为之一热,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树立了更多信心,充满了更多期待。当前,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缺少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老实人,缺少的是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机制。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老实人曾一度有蜕化为贬义词的趋势,很多老实人成了“傻瓜”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实人受冷落、被亏待。有的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可是一有提拔任用的机会,往往因为不会“闹夜”而“无奶可吃”;有的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勤奋努力,但由于从不讲价钱,不跑不送,不找不要,常常被当做螺丝钉拧紧不动。相反,那些擅长察言观色、阳奉阴违的“聪明人”,平时作风不严、态度不严、组织纪律性不严,却总是工作没干多少,风头出了不少,好处捞了不少。
老实人是吃亏还是吃香,与一个单位用人的价值取向紧密相连。用什么样的人,关系我们领导干部选拔用人的导向,关系党风民意和事业成败。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要让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重、受重用的良好导向。不让老实人吃亏,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不拘一格地提拔重用他们。同时,我们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还要在工作中信任老实人、生活上照顾老实人、评功授奖关注老实人、提职进步看重老实人,努力形成当老实人光荣,投机钻营可耻的良好社会导向。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这些要求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识人用人的重要原则。
老实人吃亏、投机者得利,是对老实人的不公平,是对投机者的纵容,更是对公平和正义的践踏。亏待老实人,人们就会把世故圆滑当做一种本事,把“八面玲珑”当做一种能力,其结果是,具有实干精神的人得不到重用、具有求实作风的人被疏远,人人热衷于搞形式、忙钻营。给老实人平台,重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老实人,群众就会衷心拥护,这也是对人才的真正尊重,对工作有力的促进,对踏实干事的人最有效的激励。
·人民法院报:脚踏实地 真抓实干
·牢固树立六大理念 真抓实干务实创新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回应人民新期待:全国政法工作会侧记
·新疆日报:改进工作作风务必真抓实干
·陈政高:奋力拼搏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新局面
·最高检:真抓实干全面落实检务保障目标任务
·最高检:真抓实干全面落实检务保障目标任务
·司法部:真抓实干突出特色深入开展“双基”活动
·用真抓实干推进晋位升级 ——二谈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