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矛盾化解

河北廊坊:调解模式创新特色突破

2013-02-03 16:32: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打赢协会“调解牌”

    “村里的事,有我给‘拆兑’,就用不着打官司了”。这是58岁的村干部张健的口头禅。他说的“拆兑”是方言,指的是从中给调解说和、化解矛盾的意思。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固安法院聘请的调解志愿者。和他一样的957名调解志愿者,活跃着在各自行业、村街,成了乡村纠纷的灭火器和冲突调停员。

    “调解志愿者协会依托法院创建,就是要发挥法院对调解志愿者协会的指导推进作用,积极发挥指导民间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实现纠纷的早发现、早消化。”在谈到协会创设的初衷时,县调解志愿者协会会长、固安法院院长李方这样说。

    在协会的设置上,调解志愿者协会建在法院,依托县直部门,成立了医疗纠纷、道路交通纠纷、劳动争议、保险行业、房地产纠纷等5个分会。在各乡镇园区建立了15个基层分会。

    在人员方面,采取多种途径和渠道向社会公开召集调解志愿者,点将与自荐、任命与选任相结合的方式,将社会上德高望重、热爱调解事业、有调解能力的有志人士聚集到协会旗下。

    协会工作开展以来,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侯某与张某是东西邻居,两家是亲表兄弟,在张某房门前有棵大树归侯某所有,影响张某家的出入,张某要求侯某砍伐,侯某认为大树不影响行走,拒绝砍伐。为此,张某伙同女婿赵某一道与侯某发生口角后,双方动起手来,在打斗过程中,赵某用铁锹将侯某头部打成轻伤。

    后来侯某不仅到法院起诉,还率全家上访申冤。

    这件事,法院没有急于开庭审理,而是首先想到了村里的张健。张健作为调解志愿者,开始了调解“拆兑”之旅。张健多次努力协商,但张某还是认为自己门口的树未能砍伐,还向侯某赔礼道歉,就在村里抬不起头,没法做人了。

    张健联合其他调解志愿者,共同耐心讲明砍伐树木未经村委会和林业部门批准是不合法的,又从两家关系长远相处角度对其进行思想疏导。

    接着又讲明赵某的过激行为是法制观念淡漠的表现,张某作为长辈,对子女的错误行为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对他们的错误行为给予了严肃批评。

    在多方努力下,最终双方表示了谅解,愉快地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

    调解志愿者还不间断地进行社会综合管理方面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定人、定时进行解决,仅去年排查出的42件各类民间纠纷,全部调解成功。

    他们还尝试志愿调解工作与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相结合,对矛盾不大,冲突不激烈的案件,暂缓起诉立案,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交由调解志愿者解决。去年对54件案件进行了诉前志愿调解,调解成功52件,另外2件及时转入诉讼程序。

    同时,他们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民情社情舆情分析报告,分析当前的民心动向、社会风气及舆情导向,找出纠纷发生的成因和解决方法,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和政府工作决策提供依据。(雷 言 马聪文 文/图)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河北廊坊中院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河北廊坊投入2亿多元 改建危房1.49万间
·河北廊坊专家系列讲座法官听得过瘾
·廊坊中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党组扩大会
·河北廊坊市实现全部孤儿集中供养
·河北廊坊消防全面加强冬季火灾防控

·河北廊坊消防全面加强冬季火灾防控
·河北廊坊法院建成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
·河北廊坊建立首个青少年爱心帮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