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牢根基聚沙成塔
阿坝州公安局在阿坝县21个乡、镇、场全面展开了“三实”调查工作,民警们实地采集完成了阿坝县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标准地址信息资料,实现了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相关信息与公民本人实际情况“九一致”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山有多高,基就有多深;单腿独脚是建不起高楼大厦的,做公安工作也如此。这正是四川阿坝州公安局党委抓基层打基础,始终不渝坚持的一则工作信条。
近年来,阿坝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和游客数倍递增,这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管理,让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成为 “一本活字典一张活地图”。
一项在全州开展“三实”社情民意调查的决定,很快得到了四川省公安厅和阿坝州委、州政府批准同意,夯实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2012年9月中旬,州公安局不遗余力调集全州、县精干力量,在四川省公安厅领导以及135名厅机关民警的大力支持下集智攻关,在阿坝县21个乡、镇、场,全面展开了“三实”调查工作。
在“三实”调查工作期间,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侍俊先后3次深入 “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州委书记刘作明,州长吴泽刚,原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现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余建,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尼玛木和副州长、公安局局长吴宗权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听取意见,解决难题。经过2个月不懈的努力,民警们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实地采集完成了阿坝县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标准地址信息资料,实现了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号码顺序码登记表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信息与公民本人实际情况 “九一致”,绘制了“两图一册”,确保了“图-房-人”信息的完整统一管理。
一枝独花不是春,花开满园报春来。州公安局党委紧紧抓住阿坝县“三实”调查工作取得的经验成果借鸡下蛋,于2012年12月推开了全州 “三实”调查走访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已完成30%的“三实”调查工作任务。
根深叶茂果丰满。“三实”工作的全面推进,不仅夯实了阿坝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升了民警能力水平,树立了公安民警良好形象,融洽了和谐警民关系,而且促进了藏区平安和谐发展,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受到省、州党委政府和省公安厅的表扬。
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阿坝州公安局又在公安软件建设上卯足了劲。
阿坝州公安局党委在 “三访三评”大走访活动中,听到群众讲得最多的是基层警力不足。在全州警务工作专题研究会上,州公安局党委通过了州公安局政治部提出的“科学配置警力,消肿机关,夯实基层,形成金字塔式格局”的警力编配方案。2012年初,州、县公安机关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精简机关人员300多人和新招录民警、协警3000人全部充实到基层实战“一线”,使基层的警力从过去的占全州警力的70%上升到现在的80%以上。
警力增多,见警率高,群众心里踏实多了。社会治安秩序好了,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增多了,来藏区旅游观光、洽谈生意业务投资的人员增多了。外国游客史密斯深有感触地说:“来这里旅游很舒服很放心,回国后我还要介绍亲戚朋友来阿坝游玩。”
长期以来,阿坝州公安局党委一茬茬接力前行,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强音口号,一件一件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2012年全州公安建成便民服务站14个,警务站29个,成立了648支乡(镇)联防力量和州县公安机关民警共同组成的400人的应急处突预备队。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资金向基础建设倾斜,先后完成启动特警支队基地、信息技术业务用房等重点建设项目。完成49%的执法场所规范化改造,增添录音录像设备310套、监控设备50套,配备执法记录仪965套,建立集中办案区55个,完成功能分区场所156个,改造讯问室80个、询问室124个、候问室49个。实现了民警人手一台计算机。全州公安240个调解室,有效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320起;办理行政审批事项207件,群众满意率100%。
助力经济护航发展
为保证藏区加快发展,阿坝州公安机关全力以赴为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干线铁路、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保驾护航,近年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10余起。新建成的113条、776公里道路,“通道经济”效益初显,藏区发展后劲增强
党的十八大吹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斗号角,阿坝州迎来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前进道路上的一些“门槛”。
为推进阿坝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州公安局向全州公安机关提出明确要求:公安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全局,成为经济建设的“助推器”,确保藏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天,阿坝州灾后重建重点工程项目都汶高速公路修建正紧锣密鼓进行。突然,机器熄火了,热闹的工地平静下来了。都快大半天了怎么还不开工?在附近巡逻的民警从一名工人嘴里得知,施工方因与村民发生纠纷被迫停工了。不一会儿,附近村民聚集在施工现场,为占地修路赔偿与施工方较上了劲。州公安局得知详情后,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挥汶川公安机关全力化解矛盾、确保人员安全,快速恢复施工。民警们赶到现场后,按照分工迅速展开调解,向群众讲清高速公路建设的意义:灾后重建重点工程对藏区经济发展,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十分重要,利国利民利己。随后,民警们召集群众代表和负责工程的领导来到警务室,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调解磋商达成赔偿协议。一起由土地赔偿引发、随时可能被激化的纠纷,被警方化解了。群众全部离开了施工现场,工地又在马达轰鸣声中恢复了施工……
为保证藏区加快发展,阿坝州公安机关全力以赴为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干线铁路、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保驾护航,近年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10余起。新建成的113条、776公里道路,“通道经济”效益初显,藏区发展后劲增强。
汶川县三江乡麻柳村位于海拔2000米的半山腰上,原来的山路仅仅能走人,不能通车。“车辆上不来,我们种的水果和药材卖不出去,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村支书许全根说,“借助灾后重建,我们修了通村公路,山上的东西终于能换到钱了!现在,全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畜牧业和旅游业,人均收入节节高。”
为切实净化社会风气,为美丽牧区幸福家园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切实解决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治安问题,遏制各类涉赌、涉旅违法犯罪活动在阿坝州旅游地区滋生蔓延,阿坝州公安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整合思路,突出重点,积极防控,重处严打敲诈勒索等突出问题,提升了阿坝旅游业的良好形象。如今在阿坝,九寨、黄龙等精品景区持续火爆,重建家园游、牧民特色“农家乐”游、精品村寨游热度高涨,草原游、红色游人气倍增。2012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2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亿元。
2011年以来,九寨沟县漳扎镇发生多起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取语言威胁受害人的方式,以收取保护费为由,强行索要外来旅游从业人员、个体商户的财物,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为尽快侦破案件,打击犯罪嫌疑人嚣张气焰,有效维护九寨沟国际旅游景区的社会治安秩序,州、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并从州、县公安刑侦部门抽调15名警力成立专案组深入九寨沟县,开展案侦工作。案侦组经过2个月缜密侦查,辗转成都、绵阳、南充等地调查取证,通过采取一系列调查取证,成功打掉以王某、李某为首的涉恶犯罪团伙,破获系列敲诈勒索案6起,抓获作案成员8名,涉案金额超过3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阿坝。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州公安机关积极作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企业发展撑起 “安全伞”。
2011年1月16日,理县公安局接理县下孟乡长化宏光盐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某报警,称公司库房内存放的54张铜板被盗,涉案价值达10万余元。案发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公安机关全力侦破案件,确保理县经济建设稳定发展。在州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理县公安局立即开展侦破工作,广大民警发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不破案不撒手”的工作作风,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并连夜赶往嫌疑人可能藏匿地展开抓捕。案发5天后,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部分被盗铜板被追回,及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整体联动重拳出击 “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治安问题。”阿坝州公安局开展了以打黑除恶、打击盗抢牲畜、打击盗猎野生动物等为主题的严打整治专项行动
驱散乌云让蓝天更明亮,清除垃圾让空气更新鲜;严打犯罪让社会更宁静,扫清障碍让经济更发展,铲除黑恶让人民更幸福。这是阿坝州公安机关为建设和谐平安发展的藏区,向全州人民立下的铮铮誓言。
州内少数地方打击整治不到位,恶势力犯罪突出,群众反映的入室盗窃、街面抢劫、盗窃机动车、各类诈骗等刑事犯罪突出,严重影响和危害了藏区和谐稳定发展。
为了兑现给老百姓的承诺,州公安机关果断做出决定:“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治安问题。”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公安厅和阿坝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创建“平安四川”目标,州公安局吹响了建设“平安阿坝”的集结号。2012年2月,阿坝县率先开展了以藏区打黑除恶、打击盗抢牲畜、打击盗猎野生动物等为主题的严打专项行动。从2012年3月至11月全州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了全州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为阿坝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在这次严打整治行动中,州公安局出台了“把专项行动上升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向社会发送一份公开信、抽调精干警力组建一支特侦队、围绕治安重点区域展开一次集中摸排、发布一份追逃通缉令、召开一次公处大会、健全一套工作机制、半月召开一次联系协作会、制作一部专题宣传片、举办一次成果巡回展、开展一次集中走访调查”的“十一个一”新举措,强力推进整治行动纵深发展,有效遏制了刑事案件的高发势头,维护了全州良好的治安环境。
——“一把手”亲自挂帅指挥。州、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阿坝县打黑除恶和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从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战略高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专项行动上升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州委专门成立了全州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指挥部,州委书记刘作明任指挥长,统一负责专项行动的指挥协调,取得了重大的打击效果。在严打专项行动中,警方共破获刑事案件7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880名,捣毁犯罪团伙10个。
2012年2月17日2时许,若尔盖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韩某报案称,他和哥哥驾驶一辆大货车从甘肃省临夏市开往若尔盖县唐克乡途中,遭到2名持枪蒙面男子抢劫,哥哥被犯罪嫌疑人开枪打死,自己也受了伤,一部手机和1000元现金被抢走。案发后,2名犯罪嫌疑人驾驶摩托车逃之夭夭。得知案情后,州委书记刘作明等州委、州政府、州委政法委、州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先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公安机关克服困难、全力侦破案件。州公安局随即抽调相关警种和若尔盖警方精干人员组成“2·17”专案工作组,展开案件侦破工作。
经过多方查证、研判,警方很快锁定若尔盖县唐克乡村民扎某、旦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专案组民警行程数万公里,先后深入西藏、甘肃、青海、成都等地开展案件调查、侦破工作。在西藏警方的大力协助下,2012年4月25日警方在拉萨市城关区某招待所内成功将主要犯罪嫌疑人扎某抓获,当场缴获涉案小口径步枪1支,子弹2发。1月10日,民警在甘肃省玛曲县曼日玛乡境内将犯罪嫌疑人旦某抓获。
——特侦队神兵天降现身藏区。州公安局从公安机关抽调50名精干警力组成阿坝县打黑除恶特侦队,重拳出击,强力攻坚。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特侦队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9起,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盗抢犯罪团伙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
2010年6月,盐亭人赵某到阿坝县城区休闲广场一洗脚房,误将32岁的理县人三某认成自己的老公,随即打了他一个耳光。阿坝县恶势力团伙成员兰某与三某以此为借口,伙同陈某、尕某2人,采取威胁方式,敲诈赵某夫妇5万元。2010年冬季,阿坝县阿坝镇村民华某,得知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人扎某想用一支手枪抵偿所欠的2.5万元债务,马上主动联系阿坝县恶势力团伙中的阿坝镇二村人三某某,问三某某是否想购买手枪。随后,华某叫扎某将枪送到阿坝县,与三某某以35000元的价格成交。
两起事件引起了州公安局的高度重视。2012年2月,州委、州政府把阿坝县作为专项行动的重点和突破口。特侦队采取异地用警、异地羁押、异地审讯等方式,重拳出击、深挖细抠、强力攻坚,一举打掉了以兰某和三某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兰某、三某等因涉嫌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组织卖淫、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开设赌场等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和17年,并被处罚金9万元和10万元,其余9名团伙成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至10年并处罚金。
——制作专题片。为了给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公安机关和宣传、新闻部门协同合作,充分利用专项行动中查破的各类典型案件,制作出一部深刻揭露违法犯罪危害的专题宣传片,大力宣传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对维护藏区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打击盗抢牲畜犯罪专项行动中,壤塘县公安局认真梳理了浦西乡尤日村群众提供的线索,抽调刑侦、治安等力量组成专案组,深入浦西乡尤日村开展工作,并在刑警大队设立了“尤日村牲畜被盗案件接待室”,派专人接待举报群众、受理报案。通过不懈努力,警方成功打掉一个盗窃牲畜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破获系列盗窃牲畜案11起,收缴半自动步枪1支、小口径步枪2支、各类子弹67发,追回被盗牲畜19头(匹)。
在严打专项行动期间,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先后派出三批专项督导队,深入牧区县督促检查指导工作,促进了严打整治工作加速推进。截至2012年12月12日,全州公安机关已破获盗抢牲畜案件70余起,追回被盗牲畜464头(匹),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民生服务走进阿坝藏区 温暖藏羌儿女心窝
·实干司令情系雪山草地 记四川省阿坝军分区司令员夏春喜
·四川省阿坝监狱千里转移在押服刑人员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