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研究

职务犯罪案件报捕不积极,找症结立规范

2013-02-03 10:55: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下称刑诉规则)第327条进一步明确了该项制度。但这一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着报捕积极性不高、指定下级院管辖以规避向上级院报捕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畏难情绪。受传统办案模式和侦查策略的影响,少数干警担心上级院对逮捕条件的严格审查会束缚侦查部门的手脚,给办案带来阻碍。

    二是办案压力增大。职务犯罪案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隐蔽性的特点,证据收集及案件突破难度大。批捕权上提一级后,办案人员又新增了移送案件、送达文书、讯问犯罪嫌疑人、两级院沟通等办案工作量,使侦查办案时间缩短,办案压力增大。

    三是侦捕联动受限。在原有办案模式下,本院侦监部门与侦查部门的报捕分歧,可以通过本院的侦捕联动机制、检察委员会讨论等途径予以灵活解决,而逮捕权上提一级后,本院侦监部门对案件的审查工作难免流于形式。

    四是工作理念存在差异。一些工作人员认为侦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证据、认定事实,没能像审查逮捕工作遵循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理念。

    五是缺乏不捕异议机制。批捕上提一级后,侦查权与逮捕权在上下两级检察院中分别行使,难免出现争议,影响了下级院报捕的积极性。

    如何做好职务犯罪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刑诉法与刑诉规则的要求。侦查干警要正确看待逮捕权上提一级在准确适用逮捕强制措施、规范执法办案工作、提高办案质量方面的积极意义,要努力使现有办案制度、工作机制与刑诉法与刑诉规则新要求相适应,不断转变侦查模式、拓宽办案思路、增强队伍素质,提高办案水平。

    (二)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办案力度。侦查部门应尽力使办案工作前移,在现有侦查时限内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初查效率和质量上,强化对证据的审查与把关;在报捕前把证据固定扎实,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提高批捕率。另外,可以考虑借鉴公诉部门的主诉审卷做法,安排业务水平较高的办案人员对报捕案件的证据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案件报捕质量。

    (三)充分发挥本院侦监部门职能,提高案件质量。司法实践中,侦查部门先将案件交由本级院侦监部门审查,侦监部门审查完毕后再向上级院侦监部门报捕。因此,要重点强化本院侦监部门对案件的审查和引导侦查职能,在报捕前对案卷整体情况和证据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强化本院侦查部门与上级院侦监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降低案件的不捕率。

    (四)建立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办案合力。为保障报捕案件质量,各级院侦查部门立案后条件允许可邀请侦监或公诉部门提前介入案件,在调查取证、法律适用等方面引导侦查工作符合逮捕标准,协同把好证据关,为案件的顺利报捕奠定坚实基础。

    (五)做好刑诉法与刑诉规则适用调研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在刑诉法与刑诉规则实施后,及时根据适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针对侦查部门办案特点,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对在工作中出现的制度空白进行补充完善。

    (六)完善审查批准逮捕配套措施,健全其他强制措施的适用机制。职务犯罪审查决定逮捕上提一级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批准逮捕的标准,很多职务犯罪案件嫌疑人没有被批准逮捕,而适用其他强制措施可能在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方面力度有欠缺,从而影响了侦查进展。下级院基于绩效考核以及办案时限等方面的考虑,又可能走另一个极端,以致有些应当提请批准逮捕的职务犯罪案件而不提请逮捕,强制措施保障诉讼进行的功能被现实削弱。

    刑诉法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包括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明确区分了适用条件,强制措施层级递进适用体系已较为完整。司法实践中,如能规范其他强制措施的适用与执行,可以为职务犯罪案件报捕工作提供诉讼保障,有利于客观地依据案件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嫌疑人的个人危险性等综合事实作出是否提请逮捕的决定。

    (作者 宋冀峰 马青春 单位: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西瑞金检察院“两个建立 三个规范”查处职务犯罪显成效
·高检院再度强调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最高检再强调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甘肃人民检察院:严查行政执法领域职务犯罪
·海南检察院:五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1041件
·最高检再度强调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最高检再度强调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吉林:节前推出预防职务犯罪公益广告
·广西检方公布预防职务犯罪"十佳检察建议"
·云南罗平县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共织预防职务犯罪网
·西宁城西检院:编制近5年职务犯罪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