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神病人有尊严地活着
手持凶器,砍向家人和邻居,造成人命死伤……这样的惨剧时有发生,也许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略有不同,但类似的惨剧有一个共同点——制造者都是精神病患者,也就是俗称的“武疯子”。
邵武市公安局记录在案的“武疯子”伤人案触目惊心:2009年的一天晚上,精神病患者邱某凤用菜刀将5岁的儿子砍死,其丈夫被砍成重伤。
拿口镇一名精神病人蓝某不发病时人很清醒,但发病时六亲不认,竟将邻居的小孩用石头砸死。
通泰街道精神病人黄某经常在马路边向过往车辆扔石头,差点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
“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有些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因为不堪其扰,加上担负不起昂贵的治疗费用,许多重症精神病人只能被关在家中,甚至用铁链拴住。”周邵福举例说,像昭阳街道就有一户人家,由于患精神病的儿子经常行凶伤人,无奈之下只好将其用铁链拴住,吃喝拉撒全在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
“精神病人也是人,他们也应该有尊严地活着。”周邵福说,2010年,邵武市专门部署了一场针对“武疯子”的“解锁行动”,由综治部门牵头,组织派出所、民政办、社会保障所、残联办、卫生院、村(居)干部等职能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排查精神病患者,并严格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排查面达到100%。
据统计,目前邵武全市范围内排查出的精神病人有566人,这些精神病人由所在辖区的乡镇(街道)专门负责送至定点治疗的医院进行鉴定,并建立档案。对鉴定为重性肇事肇祸、轻微滋事、潜在暴力倾向等三类精神病患者,送定点医院进行强制性治疗。
样本的后面是缺人缺钱
■ 记者手记
“每个精神病患者家庭都有一部血泪史”。这是记者在邵武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这些年,邵武市逐步探索出通过残联、家庭、新农合和财政补助统筹解决费用的方式,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救治管理的“邵武经验”,对其他地区应有借鉴意义。但从目前看,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救助力量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救治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瓶颈”之一。邵武市共有精神病专业医院两家,床位120张,医生8名,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更令人吃惊的是,邵武精神病防治院的医生竟然没有一个是正规医学院精神科毕业的,只是经过进修培训就上岗。目前,这些医生也没办法注册成为精神科医生,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他们实际上还是“违法行医”。
此外,虽然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管理有专项经费,但从目前的物价来看,原有的经费不足以满足病人的治疗。面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愿出钱治疗,家庭困难的出不起,精神病人所在村居负担不了,相关职能部门又无此项开支,而由医院垫资治疗,医院的经济压力很大,最后导致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治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种种困难表明,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治依然任重道远。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10月26日,我国正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从立法层面解决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难的问题。今后,救助精神病人尤其是及时收治有暴力倾向的“武疯子”,是关系社会公共安全的大事,将成为政府一项常态管理、长效管理的工作。
·福建邵武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救治观察
·福建邵武开展夜间巡查填补市场监管真空
·福建邵武治安满意率抬升的背后
·福建邵武:警务回访搭建警民和谐之桥
·福建邵武:食品药品监管进乡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