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康为民作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他表示,2008年以来,湖南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正有效的司法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执行利剑力克“空调白判”
罗明代表对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表示肯定:“近几年来,各级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严格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张浩代表对执行工作发表了意见:“生效判决的生命在于执行,否则就是‘空调白判’。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对1246名被执行人和593名协助执行人采取罚款措施,拘传5421人次,拘留9873人次,63人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处刑罚。这种工作力度非常好,希望继续保持下去。”
2008年以来,湖南法院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制定《贯彻落实〈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意见》等一系列为大局服务的司法文件,规范指导执法办案,促进各项审判执行工作科学发展。湖南高院共审结刑事案件3219件,指导监督下级法院审结17.23万件,判处罪犯21.13万人。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对10.41万名罪犯依法减刑、假释。共审结民商事案件2786件,指导监督下级法院审结88.60万件。深入开展为国企改革服务、应对金融危机、保护金融债权、维护金融安全等专项审判活动。抓好行政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审理工作,促进依法行政。省高院审结行政诉讼案件945件,指导监督下级法院审结3.18万件。努力破解执行难,加大执行力度。全省法院执结案件28.19万件,执结标的额604.59亿元。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审判质效
宋贻华代表对法院在司法公开方面的举措很是赞赏,“2012年,全省法院开展庭审网络或视频直播163场,邀请公众开展庭审观摩活动1041场次,上网裁判文书9.21万份。这说明法院系统提高司法质效力度很大。”
“没有公开,何谈公正?庭审网络直播或视频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无疑是对提高司法质效进行‘倒逼’。”黄展新代表说。
五年来,湖南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对审判权的监督制约,司法质效不断提升。在全省法院办理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公正效率综合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8位。
湖南法院创新司法便民机制,推广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巡回审理。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将调解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及信访等环节。创新司法公开机制,推行阳光司法,开放庭审直播与观摩,实施“十万文书上网”工程。创新司法管理机制,完善了《湖南省法院系统司法状况考评办法》。全省推进法院信息化,积极参与“百万案件质量评查”,评查案件4.52万件。创新基层建设机制,积极充实基层审判力量,全省法院90%以上的新录用人员充实到基层一线。加强基层法院“两庭”建设,争取国债投资6.05亿元,建成审判庭45个,人民法庭170个。
队伍建设列为重中之重
张浩代表认为,“法院队伍建设和法官工作作风改进又上了新台阶。”谢文辉代表则建议,应当加大对司法队伍的保障力度。
五年来,湖南法院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司法公正廉洁。105个先进集体和108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家级表彰,有2个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6名法官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在全省政法队伍建设民意调查中,2010年下半年以来法院队伍公众评价连续5次名列第一。
湖南法院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认真接受上级对省高院领导班子的巡视,同时加大对下级法院领导班子的协管力度。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整治庭审纪律、警车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法官“一方退出”任职回避规定,制定《办案过错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办法(试行)》。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文化氛围,制定《关于加强全省法院队伍心态建设的意见》,引导广大干警以正确的心态舒缓压力。(记者 曾鼎新 曾 妍)
·湖南高院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 着力打造司法宣传品牌
·湖南高院举办法院开放日 自觉接受监督
·提高司法公信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维护和谐稳定湖南高院公布2012年九项提高司法公信举措实施情况
·湖南高院自觉接受代表委员监督
·湖南高院领导赴14州市征求代表意见
·湖南高院:代表建议全部“打收条”力争落到实处
·湖南高院:代表建议全部“打收条”力争落到实处
·湖南高院宣讲十八大精神促岁末工作
·提升法院“软实力”:湖南高院司法公信建设纪实
·湖南高院与协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