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合议庭改革、强化信息化建设、实施大调解机制、推行量刑规范化、开通官方微博、组织审判开放日……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大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威向代表们介绍了该院五年来推进司法为民过程中留下的坚实足迹。
多一份努力 少一些诉累
“市中院工作报告以事实说话,用数据实证,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问题深入透彻,报告科学直观,让人感到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尤其是合议庭改革,切切实实提升了案件质量和司法效能。”市人大代表葛葆春说。
2009年,大连中院启动合议庭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改革,正式确立“1411”合议庭构建模式,选聘副庭长担任审判长,组织庭审合议、签批法律文书,确保审判权由优秀法官行使,极大地改善了以往“陪而不审、合而不议”的不良状况,审判质量与效率进步明显。“1411”模式的确立和完善,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市人大代表廖美英说:“以前在人大内司委工作,与法院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对我触动比较大的还是中院的信息化建设,这项举措大大缩短了案件审理时间。”
据统计,大连中院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由2007年的147.33天缩短至2012年的80.51天,彻底摆脱了未结超审限案件长期积压的历史包袱,实现了收结案的良性循环。
多一份理解 少一些误会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种矛盾纠纷会以诉讼形式涌入法院,当事人又会以各种方式争取利益最大化。“在特殊时期,市中院能认真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最大限度地维护和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司法权益问题。”市人大代表李峰表示。
“涉诉信访问题是困扰法院工作的难题,市中院采取设立‘院长开放日’、推进大调解机制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潜在矛盾的升级。”市人大代表王学通说。
大连中院把涉诉信访当做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设立“院长接待日”,对每一位上访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接待工作,辨法析理,努力做到胜败皆明;对一些法律意识淡薄、行为方式偏激的闹访人员,领导带头、反复接待、全力疏导。
据统计,该院五年来共接待群众来访15750人次,其中,院领导共接待来访2444人次。此外,该院还积极构建贯穿诉讼全过程、覆盖审判各领域的诉讼调解机制,加大力度、简化程序,以调处方式办结各类案件163858件,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多一份自律 少一些纠纷
市人大代表王明光说:“以前,部分法官精神状态不佳,一些法官业务素质不高,个别法官司法不廉洁,让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打了折扣。过去五年,市中院采取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有效扭转了不利局面。”
五年来,大连中院强化廉洁教育,着力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实行任前、岗前廉政教育谈话,集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构建“不能为”的防范机制。认真贯彻“四个一律”、“五个严禁”规定,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廉政监察员制度,严格实施任职回避,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加大惩治力度,进一步强化“不敢为”的惩治机制,对涉嫌犯罪者,支持有关部门依法查办,绝不姑息。(晋晓兵)
·大连中院收案数结案率均创新高
·大连多措并举推进“冬季行动”
·大连深入推进爱民实践活动
·辽宁大连公安对民警违纪零容忍
·辽宁大连检察院:“五化”评估预警助力维稳
·大连惩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获肯定
·大连惩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获肯定
·公平正义 执法为民——大连检察工作侧记
·近27万大连家庭靠公积金圆住房梦
·大连:千辆校车进乡镇
·辽宁大连庄河市妇联有力推动党建带妇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