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足够聪明,那他就应该遵纪守法走正道,这样才能安心享受自己的劳动所得;如果他自认为聪明,去以身试法,那最终将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食苦果。”这是当年我们所长对大学生小赵说的一段话,我记忆犹新。
2003年的一天晚上,我们辖区一个单位的实习大学生小周来派出所报警说,父母给他汇的500元钱生活费,竟然蹊跷地丢了。我问他是怎么个蹊跷法儿,小周拿出一张银行卡说:“前天我妈打电话说钱打到我卡里了,今天我去取钱,结果银行说,钱昨天被人取走了。”“你仔细回忆一下,银行卡和密码给过别人没有?”“绝对没有!”“密码是原始密码吗?”“不是!”“你确定?”“我确定!”小周语气很坚定。
我问小周:“你妈给你汇钱的事情,你都跟谁说了。”小周想了想说:“前天晚上在宿舍里聊天时,好像提了一下。”我和同事商量后,决定到小周的宿舍看看。
宿舍无人,门窗完好,门锁正常,没有异常痕迹。屋里两组床,上下铺,平时住着四名实习大学生,小周睡西墙边下铺。我们问小周:“你昨天上班换工作服了吗?”“换了。”“银行卡随身带着的?”“这个,好像没有。卡在我的牛仔裤口袋里,挂在墙上了,我就离开一上午。”我和同事对视一眼,问他:“你不是说银行卡一直在自己身上吗?”“在这屋里,不就等于在我身上吗。”小周满脸困惑。“那好吧,明天早上来派出所。你现在睡觉,千万别提丢钱和报警的事情。”叮嘱小周后,我们在路上合计,应当是这宿舍里出内贼了。
第二天案子破了。银行监控探头录下了那个取钱人——小赵,睡在小周上铺的兄弟。审讯不到半小时,小赵交代了,原来他最近手头拮据,听小周说家里寄了钱后,便动了歪脑筋,第二天上午趁小周上班时,偷卡取钱,然后把卡放回原处。但是我们始终不明白,小赵怎么会知道那卡的密码?在我们的追问下,憋红了脸的小赵说:“半年前,我陪他去银行取过钱,他按密码的时候被我看见了。”“你把密码记哪儿了?”“记,记在脑子里了。”我们瞠目结舌,这可真应了那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老话。
当我们把案件真相告知小周时,他因愕然而张大的嘴巴半天也没有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