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公共安全

零距离接触雾霾天里的执勤交警

2013-02-01 09:57: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1月31日,在雾霾中执勤的北京交警。记者 杨晋峰摄

  编者按

  近期,雾霾是个热话题,雾霾天里露天作业的交警等高危人群更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有人曾戏称交警有“人肉吸尘器”之称,只因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在室外坚守岗位,不但风吹日晒,而且要“零距离”接触汽车尾气、雾霾天气等有害气体。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交警是如何执勤的?我们在享受交警疏导交通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保护好执勤中的交警们?记者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深入天津、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南、辽宁沈阳等地,亲眼目睹了一线执勤交警在雾霾天气中的真实工作状态。

  天津:我们的“老宝贝儿”,悠着点

  图为在雾霾天气中的天津老交警。

  1月31日早。天津。雾霾依旧。

  7点30分

  海光寺路口。一名交警在雾中挥舞手臂,跑动中,他跛着脚。

  南北向路灯变绿,他手一挥,车辆开始直行,随后,他手势一打,左转车辆进入待转区。

  他叫张金龙,天津市公安局交管局南马路大队民警,今年已满60岁。

  “雾大路滑,请车辆慢行”、“请打开防雾灯”……在张金龙一连串的喊话中,车辆减慢了速度。

  “雾霾,视线不好,尽量让车速降下来,但还必须让车顺畅通行。”和记者聊天中,张金龙见一辆自行车堵住了左转机动车道,迅速喊话:“同志,车子请顺过来。”

  “自行车一横着,一米五长,车辆过不去。车子顺过来,就变成三十公分,机动车就能过去。”张金龙和记者解释着。

  8点30分

  张金龙和同事交班,早班一个半小时,他一口水没喝。说他在路口盘旋十里地,一点儿不夸张。

  说起雾霾天对身体的影响,张金龙摇着头,“执勤时只想着路通畅,脑子里,真没想空气把身体怎么样”。

  正聊着,一名年轻交警跑了过来,见张金龙直喊师傅。

  “这是我们新来的大学生,雾霾天,对他们也是考验。”张金龙说,他退休了,还要发挥传帮带作用,把多年的经验传授给新人。

  当了交警44年,张金龙嘛天气都见过。他细心叮嘱着年轻人:

  “大雾天首先要站好位,站点不对,不但不能疏导交通,反过来还会妨碍通行。要侧臂迎车,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转体前,要先摆头,观察情况,腿不能动,然后再转,有时候大货车反光镜容易碰到身体,千万要注意。”

  9点40分

  回到南马路大队,张金龙摘了帽子,额头上闪着汗珠。脱下外套,汗已出透。他笑称,冬天里这也很正常。

  说到退休,张金龙清楚记得,那是去年12月1日。“我身体还很强壮,我老把自己当成小伙子,没想到这么快这天就来到了。”

  巧的是,今年,新老民警交替,一些新民警还没到位,南马路大队警力严重不足。张金龙便退休不退岗,管服务不管执法,百姓有啥不明白的事他管解答。

  上个周六,天津市春运工作开始,再加上雾霾天气影响,天津交警全员上路。

  “雾霾天气,领导拿我当老宝贝儿,不派岗勤,一般就去几个经常拥堵的路口疏导交通。”张金龙笑笑。

  记者见他走路跛着脚,问原因,他说,那是2002年,他在执勤抓坏人时,腿弄骨折了,“现在腿里面还有一个钉子,7级伤残”。

  11点10分

  坐在南马路大队大队长马孝忠的办公室,说起张金龙,马孝忠竖起大拇指:“那是我们大队的名片,我常对他说,‘你是我们的老宝贝儿,悠着点,别累着!’”

  马孝忠直言,雾霾天气,视线不好,路面湿滑,容易发生事故,追尾多,剐蹭事故多,机动车和行人间事故也多。交警的工作在这种特殊天气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防控疾病,南马路大队专门买来治疗咳嗽的药发给大家。

  “怎么没见你们戴口罩?”

  “大伙都自觉不戴,戴上会影响形象,也不方便和人们沟通。”

  12点

  南马路大队食堂开饭。多了一道汤——板蓝根药汤。

  记者获悉,南马路大队现有民警60多名,已经有10多名民警感冒,没人请假。

  马孝忠总结说:“这靠坚持,靠坚守,靠民警任劳任怨。”(记者 王斗斗)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哈尔滨:可爱可敬的交警感动着冰城百姓
·北京实施交警巡警联勤联动
·玉林交警开展春运交通安全宣传
·北京一线交警配发口罩
·交警的生活充满苦辣酸甜
·青海省高速交警特别关注高速五类违法

·青海省高速交警特别关注高速五类违法
·公安部发文:允许交警戴口罩
·山西交警出实招 平安春运伴你行
·【专题】雾霾天持续来袭 网友呼吁交警执勤时佩戴口罩
·雾霾天 网友呼吁交警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