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福建

福建政协委员:加强社区建设服务青少年发展

2013-01-31 14:36: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青年报 

    “社区作为城市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承担青少年社会教育等方面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然而,从现状来看,社区文化建设更多面向中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长期被忽视。因此,要建立考虑青少年群体文化需求的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以青少年的满意度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考察评估社区文化建设在服务青少年的阵地、队伍和活动开展情况,将考评结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社区和基层文化建设的考核指标体系。”在刚刚举行的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州市台江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刘安娟提交了《关于加大社区文化设施和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的投入,完善并构建服务青少年发展平台的建议》的提案。

    这份提案是在团福建省委近期对福州、泉州、三明等地的社区、社会教育场所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资金不足、资源匮乏、设施缺乏、人才短缺、工作机制等问题,使其在服务青少年发展方面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刘安娟委员在提案中指出了当前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活动的经费不足。社区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三部分——财政拨款、单位赞助以及社区创收。财政除了支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办公经费外,并没有专门的社区文化建设经费。这使得共建单位的资助和社区自己的收入成为社区文化建设主要的资金来源,但这种资助数额有限且不稳定,无法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社区文化需求。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短缺。目前部分社区虽然配备了文化专员,但他们都身兼数职,且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因而在工作中无法完成专业性的指导,使得青少年社区文化建设难以形成常态化效应。

    三、社区文化资源和活动不足。调研数据显示,52.8%的青年群体及49%的中小学生认为社区内休闲娱乐设施较少,不能满足需求。一方面,社区自有的文化场所较为狭小,设施较为单一,且没有专门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社区青少年文化活动单一难以满足需求,大多以传统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一些与节日主题相关的活动,至于是否切合青少年需求,并未做专门的设计。52.4%的家长认为社区活动的内容需要改进。

    四、青少年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低。据调查,超过半数的青少年从未参加过社区文化活动。青少年及其家长希望得到的文化服务类型中,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文娱类活动、科普活动、免费书法培训和参加志愿者活动。而社区除了举办文娱活动外,其他类型的活动相对较少,导致青少年参与度较低。

    为此,刘安娟委员建议,各级财政应加大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经费、人员培训、管理服务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将其纳入财政预算,作为社区青少年文化专项经费,专门用于促进与发展面向6~28周岁青少年的社区文化服务。各地应落实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青少年宫等社会文化场所、设施面向广大青少年免费开放,并实现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与社区共享。文化部门要通过梳理社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传统艺术资源、特色民俗文化和特色产业资源,充分利用相关阵地资源,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青少年参与和喜欢的社区文化活动,满足青少年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记者陈强)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西:预防青少年犯罪家庭学校社区共同行动
·陕西省各级团组织深入基层为青少年送温暖
·天津宝坻人民检察院五项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
·广东:线上线下多方倾听青少年心声
·山东无棣县检察院成立少数民族青少年工作站
·山东昌乐法院加强青少年审判工作

·山东昌乐法院加强青少年审判工作
·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受关注
·提高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
·中俄青少年雪雕大赛开铲
·上海闵行:多管齐下为青少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