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边防官兵联合辖区义务护边员开展边境巡逻。 潘兴强摄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民心工程篇】
实施爱民固边战略成功的标准,就是要让边疆各族人民群众感到安全满意。公安边防官兵以大走访和关爱帮扶困难群众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民心工程,提升群众安全满意度,构建和谐稳固的警民关系。2010年以来,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大走访“开门评警”、“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等走访活动,不断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全方位聆听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整改落实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拉近了官兵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新年前夕,泉州边防支队秀涂边防派出所民警陈鉴文在走访中了解到,有外出务工人员在返乡时不慎将身份证丢失,给乘坐火车等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考虑到辖区群众大量在外务工的实际,该所推出了以网络QQ群为平台办理二代身份证的新办法,没想到引起了外出务工群众的高度关注,在短短的一周内就办理了70多张身份证,同时收到群众意见和建议210多条。“群众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陈鉴文笑着说。
爱民固边战略民心工程实施3年来,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累计走访群众2517万户8014万人次、企事业单位135万家,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108万件,实现了对辖区实有人口全部走访一遍和对重点人口、特殊人群、弱势群体进行反复走访的目标。2012年,“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期间,新疆喀什边防官兵徒步180公里,走访人迹罕至的布伦木莎区域,协调驻地党委政府帮助32户154名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难题;辽宁葫芦岛边防支队向辖区走访对象、停访息诉信访人、案件当事人分别发放慰问信、回访信、情况说明信,分类征求意见建议,群众满意率提升到98%以上。
帮助折翼天使们圆梦人生,也是公安边防官兵推进爱民固边民心工程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2000年7月1日清晨,有着“人间仙境”的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景区,晨风习习,山水娇秀如画。这时,景区路边草丛里却传来了一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声,引起了正在树林里散步的一家饭馆老板的注意。老板寻声找到并抱起这个包裹在襁褓中的婴儿……他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有人来。于是,老板将婴儿抱到了喀纳斯边防派出所。时任该所所长的蒙坎接过气息微弱的女婴,吩咐战士从附近牧民家里买来牛奶煨热了喂她。此后的几天,官兵们多方联系寻找女婴的父母并轮流值班看护。官兵们打听了一个星期,一点线索也没有。最终,一名教师领养了这名女婴,并给她取了一个寓意吉祥、幸福的名字“窝依扎”。10多年过去了,边防派出所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大家对窝依扎的关爱和资助却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2011年9月20日,窝依扎离开了美丽的喀纳斯,在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官兵的护送下,她走进了彩云之南的新家——云南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开始了她的全新生活。
2010年以来,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共走访登记困难儿童23.5万名、残疾人34.3万人,推动边防辖区2.6万名弱势群体纳入了社会救助体系。
·新疆阿勒泰边防护牧防“狼害”
·福州边防支队侦获一涉枪贩毒大案
·新疆哈密边防助农民工安心回家过年
·黑龙江边防一个月上门服务3100人次
·公安边防部队去年查破偷渡案706起
·驻深边防部队举行春运执勤誓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