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社论评论

河南日报: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

2013-01-30 16:57: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李宗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在广东考察时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要注重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实干精神。领导干部怎样才能保持实干的不竭动力呢?我认为要在“静心”、“聚力”、“养气”、“导向”几个方面下功夫。

    端正从政理念,静实干之心。干事业需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自静其心。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对实干持不同看法的大有人在。有的看不起实干,认为当领导的应该是踱方步、想大事,而不能沉醉于具体事务;有的不屑于实干,认为干具体事的人可以当劳模,不一定能当领导;有的觉得实干吃亏,认为干得好不如跑得好。这些观念和认识严重妨碍我们静心干事。中青年领导干部要强化“3个理念”。一要以干尽责。以干好事、完成好本职任务作为恪尽职守的根本前提,以是否干好事、干成事作为衡量是否尽责、是否称职的根本标准。二要以干立身。以脚踏实地为立身之本,做到以干好实事求心安,以不辱使命求心慰。三要以干取誉。通过干实事、出实效,得到组织的认可、干部的信任、群众的拥护。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实干之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干的大敌。力戒形式主义,要从应酬中解放出来。领导干部要多到基层去,到问题现场去,尽可能避开应酬;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尽可能分解应酬。要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从自己做起,从本地区、本部门做起,少发文件,少开会,讲短话、讲解决问题的话。要从娱乐消遣中解放出来。少留牌桌,多在书桌;不去高消费娱乐场所,多与工人、农民、普通群众“结伙”。力戒官僚主义,要做到坚持原则不含糊,答复问题,处理工作,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真诚待人不忽悠,做到不忽悠人,也不被别人忽悠。敢于负责不推诿,做到大事敢负责、难事勇担当、烦事不推卸。任劳任怨不拖沓,做到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不敷衍、不拖沓,又好又快地干事。严谨细致不粗放,做到以恐惧之心处大事,以细密之心处小事,决不粗心大意、马虎了事。

    加强锤炼,养实干之气。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实事、干成事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实干要注意养“三气”。一是养正气,解决想干事的问题。要通过思考和实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努力为党和人民干好事。二是养底气,解决能干事的问题。要加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勇于实践,通过多岗位的历练、艰苦环境的磨练,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和攻难克坚的能力。三是养勇气,解决干成事的问题。领导干部养勇气,就是在遇到难题时有足够的韧劲、足够的挺劲;当然,领导干部干事既要勇于开拓、敢于担当,又要虑事周详、断事审慎。

    用好的作风选人,彰显不让实干者吃亏的用人导向。干部选拔工作有两个功能,第一是选优,把优秀干部选配到合适的岗位上;第二是导向,选一个干部树一面旗帜。领导干部或治理一个地方或管辖一个部门,努力彰显正确的用人导向非常重要,要通过用好人、导好向,营造鼓励干部一心一意干实事的良好氛围。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努力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遵循干部选拔工作规律,根据事业要求和工作需要选人,选人岗相适的人。要搞五湖四海,把用人的眼光投向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各个年龄段,让所有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能得到尊重、鼓励和合理使用。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关注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老实人,警惕那些跑得勤、汇报得多、会讨好的“滑头人”,真正让扎实干事的老实人不吃亏,让投机钻营者不得利,让广大干部享受公道正派的成果。

    (作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