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河南

河南省政法系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综述

2013-01-30 10:15: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法制报 

问计于民

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送法进社区

搭建综合信息平台

中原腹地,九省通衢;四大古都,彰显厚重。如今的河南,在全面推进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愈发显现出永恒的魅力和无限的活力。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发展中大省,诸多社会管理问题,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营造与经济快速发展相互促进的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事实情况就是这样,在政法工作和平安建设中曾经创造过无数经验和荣耀的河南,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依然走在全国前列。今天的河南,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领导下,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力解决困扰全省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老难题,新问题。全省政法系统正在中原大地描绘着一幅充满活力的平安和谐新画卷。

1

黄河水波涛汹涌,一路欢歌奔腾向前。

每当时代的东风掠过,河南政法机关总能抢抓机遇,在创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稳定的步伐。

2011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之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我省第一时间专门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对全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进行了全面部署。

“要提升思想认识,突出‘三先’理念,加强机构建设,进一步做好我省社会管理工作……要坚持立足于学、立足于做、立足于转、立足于实,把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把各项工作做到位,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省委书记卢展工的一席话,为河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提高思想认识,结合河南实际,积极谋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把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省长郭庚茂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省九次党代会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提出要用3至5年时间,探索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社会管理创新也开始纳入省委、省政府“十项重点民生工程”。

行动凝聚共识,共识推进行动。

继而,省委成立了高规格的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新郑市,率先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时任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毛超峰经常听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亲自督导,并深入郑州、开封、洛阳、濮阳、鹤壁、南阳、安阳等地调研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要“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抓好组织领导,抓好规划设计,抓好项目带动,抓好统筹推进,抓好基层基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把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向深入。

省委政法委专门召开了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会议,对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认真谋划和安排。

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省综治委成员单位社会管理创新调研督导联系点》等文件,制定了《河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和省直职能部门分工方案,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10项重大决策部署细化为49项具体措施,逐项明确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对涉及的56个省直单位逐一明确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

各部门认真研究谋划,针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矛盾纠纷大调解、社区矫正、校园安全防范、境外来豫人员服务管理等方面,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框架性政策保障。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于形成内生动力。一些省辖市还举办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干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自觉性,一粒粒创新的种子,在各级领导干部心中生根发芽。

2012年,省综治委在继续抓好原来确定的新郑市、三门峡市全国试点基础上,增加了孟津县、舞钢市、延津县、修武县、南召县、睢县、遂平县等7个省级综合试点和栾川县、滑县等23个省级专项试点。

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在以人为本,百姓为重、人文关怀,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民生优先,党委领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理念的指引下,社会服务管理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势,渗透到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原大地奏响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乐章。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河南政法系统:创新社会管理 推行阳光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