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每当通过路口斑马线时,无论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都感觉非常困难。原因是斑马线通道上是绿灯,由于右行车辆几乎不停,导致几十秒的绿灯时间内行人无法通过;一些行人在自己正常通过时间内不能通过,就在车流中穿越闯红灯,又使机动车屡屡受阻。这是由于右行车道的司机完全不理会斑马线绿灯和行人通过的缘故,只管走自己所谓“不受红灯限制”的路,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斑马线上“行人有优先通过权”的规则。
斑马线主要功能之一是警示功能。在英国伦敦北区艾比路上就有这样一条普通斑马线,成了著名景点,即大名鼎鼎的乐队——甲壳虫为最终专辑《Abbey Road》拍摄封面的那条斑马线,画面上四人排成一列毅然决然地跨过斑马线,背后是朝夕相处的工作室,前方是各自的梦想和未来。这一场景,吸引世界各地无数游客来此拍照,也成为英国二级文化遗产保护景点。在美国大多数州的马路上,斑马线正中央都矗立着一个小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state Law”,意思是提醒人们州立法规定“在斑马线上行人优先”。在秘鲁首都,有一条斑马线上的广告语是“人行道是安全的”。世界各地还有一些斑马线上记录着交通意外事故在这条路上牺牲的人名等,均在警示着斑马线对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生命是多么的重要。
斑马线还有多种功能,比如约束器功能。它是指,在斑马线面前不仅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要正确地走在斑马线上,不能任意闯红灯;而且汽车更要自觉遵守先让行人的规则,不能与行人抢时间。斑马线还有保护网功能,要求在交通管制上一定要充分发挥斑马线的保护网作用,使人们深信,只要正确地行走在斑马线上,人们就应当是安全的,真正受到法律和交通规则的保护。
斑马线还有其他更多的功能和作用。如社会管理的功能与作用、广告的功能与作用、美化的功能与作用等,如何进一步拓展和发挥斑马线的功能与作用?尤其是在一个城市,怎么样利用好斑马线及其规则意识去建设和规划、管理和营造一个城市?都是重大的现实课题。
如果在城市现代化管理中树立规则意识,而且各行各业、每一个部门和组织,以及每一个参与社会活动的人,都能够树立规则意识,而不是轻易地去破坏规则,就会使复杂的社会管理变得极其简单和秩序。否则,如果上有规则,下有对策,甚至针对规则去创立破坏规则的所谓“潜规则”,那将极大地破坏社会秩序。
现实是,交通规则意识有必要向城市现代化管理规则意识拓展。如由政府的某个职能部门牵头,在城市管理和法治建设过程中倡导和建立规则指标体系,各行各业,包括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带头按规则办事,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总是有那些拿不到桌面上的特殊情况或“潜规则”。甚至“你讲法律我就讲政治,而你讲政治我就讲国情”,总之就是不按规则办事,总能找出许多不按法律与规则办事的理由。因为,按法律办事就是讲究规则,否则就必然破坏规则。实际上我们的事业正是按照铁的纪律和规则办事,才取得了成功和胜利,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让我们记住这一经验,严格按照规则办事。(作者系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李晓明)
·驾车过斑马线不让行人 南京开出首张罚单
·斑马线上的“争夺战
·[视频]斑马线行动 缓解道路拥堵
·斑马线上的“拉锯战”:红绿灯检验城市综合素质
·斑马线 安全吗
·“史上最严交规”实施 市民走斑马线仍需凑一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