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安徽:让“无助的孩子”有温暖的家

2013-01-29 16:07: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安徽日报 

1月19日,记者来到安徽省五河县社会(儿童)福利院,看到楼道间装饰着向日葵、大恐龙、小树林等卡通墙贴,仿佛进入一个童话世界。13名孩子在这里生活、学习、玩耍,与工作人员组成特殊的大家庭。

2011年底,作为安徽省民生工程项目之一,总投资达500多万元的五河县社会(儿童)福利院投入使用。记者在福利院看到,一楼为儿童康复训练基地,二楼是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区,婴儿卧房、儿童活动室、理疗室、健身房等设施齐备。儿童活动室里,铺着一层五颜六色的泡沫垫。塑料滑梯、小木马、扭扭车等各类玩具摆满一地。

跟随院长肖杰,记者来到婴儿卧室。早餐过后,部分孩子集中到朝南的婴儿房里晒太阳,室内开着空调,温暖宜人。杜小雅、胡杨两个不足一岁的小宝宝还在床上酣睡。5个大孩子围坐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4岁的小王欣见到陌生人,立刻扑到护理员王志韧身后,害羞地喊着“妈妈,妈妈”。

“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身体上有先天缺陷。与照顾一般孩子相比,院里的工作人员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肖杰说:“相处多了、亲近了,孩子们都喜欢叫我们 ‘爸爸’、‘妈妈’了。 ”

肖院长介绍,小王欣出生不久因肚脐化脓、髋关节变形,被狠心的父母丢弃在居民小区的楼道里。护理员王志韧、陆洁两人每天24小时轮流为她换药,才保住她的性命。两岁后,肖杰又带着她多次在蚌埠、合肥等地做手术,矫正了她的髋关节。如今,小王欣健健康康,去年下半年上幼儿园了。

“看到孩子们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上升、能够融入社会,再没什么比这更让我们开心的了。 ”肖杰说。福利院现在只有3名专职护理员,院长、副院长、财会等其他5名员工都是孩子们的“爱心家长”;只要一有时间,大伙就把孩子们带回家,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过去,福利院的服务对象还包括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去年,县政府在城关镇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点,将成人救助与儿童救助分离,社会儿童福利院主要面向孩子。 ”五河县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每个孩子的生活补助费用由过去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1000元。(记者 郭耀华 丰静)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芜湖弋江区:引导理性维权
·安徽选举薛江武为省检察院检察长
·安徽13市69县级成立专门社区矫正机构
·安徽阜阳颍泉 工作报告少了空话套话
·安徽淮南破获系列砸车盗窃案百余起
·安徽:诉讼监督工作整体推进

·安徽:诉讼监督工作整体推进
·安徽: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
·安徽六安:职务犯罪预防宣讲团服务春运
·安徽向困难民警发放补助金
·安徽出台13项措施加强警风警纪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