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未来,不负重托,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2013-01-29 11:28: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吉林日报 

直面挑战,才能永攀高峰。

省检察院党组经过深入调研,决定把未来五年全省检察工作总的基调确定为“务实、规范、创新、科学”发展。所谓“务实”,就是实事求是、扎实干事,做好本职、狠抓落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防止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所谓“规范”,就是完善制度、从严管理,实现用制度管权管案管人,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所谓“创新”,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开拓,不断增强内生动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工作难题,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发展。所谓“科学”,就是准确把握工作规律,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正确处理工作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开好局、起好步,2013年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深化民生检察工作。

着力促进软环境建设。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传销等经济犯罪,加大涉软职务犯罪查处力度,依法稳妥处理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的各类案件,在办案中保证发案单位正常秩序不受干扰、涉案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努力助推全省科技创新。严惩危害林业、矿产等生态资源的犯罪,加强环保等公益性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依法维护生态安全。加强对金融、财税、网络等新类型案件的研究,依法打击犯罪,支持改革,保护创业,促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毫不放松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服务民航、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突出打击强揽工程、串通投标、敲诈勒索等干扰项目建设的犯罪,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重大工程专项预防机制,保证国家投资安全。

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立足职能做好服务工作。更加注重通过执法办案、法律服务促进发展,体现鲜明的检察特色。同时,要坚决防止、严肃处理借服务之名拉赞助、搞摊派、入股兼职等违纪违法行为。

突出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积极参与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对危害国家安全、涉黑、涉毒、涉众等严重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对重大案件主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形成打击合力。省院、市院要对基层院办理的各类敏感案件加强指导。

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制定常见案件适用宽严政策的具体标准,对初犯、偶犯、过失犯、未成年犯、老年犯等轻微犯罪,要依法积极适用刑事和解、无逮捕必要不批捕、附条件不起诉。

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12309举报电话、网上信访、来信来访办理机制,积极应对因证据不足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可能引发的申诉、上访,做好刑事申诉案件的审查、抗诉和出庭工作。积极推进涉检信访工作机制改革。

依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大社区矫正监督力度,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督促管理的作用,建立维稳情况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防控犯罪的对策建议。

着力保障涉农惠民政策落实。深入开展涉农惠民、民生民利等专项工作,严肃查处贪占挪用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农业保险等职务犯罪,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内部监管。

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协调落实融资、减税、审批等扶持政策,帮助防范、化解经营法律风险,支持全民创业就业,推动服务业发展。

依法促进民生实事落实。加强对“富民工程”、“暖房子”、“八路安居”等民生建设的法律监督,严惩侵吞占用专项资金、偷工减料造成重大事故等各类犯罪。扎实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三帮扶”和扶贫开发工作。

——认真实施修改后刑诉法和民诉法,着力推进法治建设,加大刑事诉讼监督力度。

侦查监督要拓宽领域。做好立案监督工作,强化非法证据排除对侦查工作的倒逼作用,细化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监督,大力推进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监督试点工作。

批捕起诉工作要确保质量。严格把好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政策适用关,特别是在办理涉黑犯罪、职务犯罪和协调重大复杂案件中,要守住法律底线,既防止打击不力、放纵犯罪,又防止任意拔高、扩大打击面。

刑事审判监督要注重效果。加强对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诉讼活动的监督,全面实行量刑建议,进一步提高抗诉的准确性和采纳率,切实防控无罪判决等诉讼风险。

加强羁押和刑罚执行监督。

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律师诉讼权利。——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力度,按照“加大力度、强化规范、提升效果、确保安全”的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反腐败的总体部署。

保持查办职务犯罪高压态势。

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发生在组织人事、行政执法、司法和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犯罪案件。集中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取信于民。

进一步转变执法办案方式。加快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建立网络涉腐信息研判机制,完善涉案信息快速查询机制,注重应用数据恢复、心理测试等科技手段。坚持侦查工作重心前移,加强外围初查,尽可能全面收集固定证据。推进讯问专业化分工,建立预审机制,提高“镜头下”突破案件的能力。

认真落实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加快推进在看守所设置同步录音录像讯问室工作,录音录像必须做到全面、全部、全程,严禁不供不录、供录不一。

坚决杜绝办案安全事故发生。严格执行办案区准用证制度,着力推进法警和技术队伍建设,建立以年轻干部为主体的看管押解、录音录像备勤队伍,落实看审分离、审录分离制度。依法保障涉案人员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刑讯逼供、变相羁押等违法问题。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评先资格,坚决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加大民行检察工作力度。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力度。

加快转变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方式。积极构建多元化监督格局,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效提升型转变,由监督一审生效裁判为主向重点监督二审裁判转变,由单一抗诉向多种监督方式并用转变,由监督判决结果向纠正裁判不公和诉讼违法、查处司法腐败并重转变,由上级院监督为主向两级监督并重、强化同级监督转变。

积极打造工作亮点。重点加强二审监督、执行监督、违法行为调查核实工作,发现审判人员涉嫌受贿、枉法裁判等职务犯罪线索的,及时移送侦查部门,坚决依法查处。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内部良性互动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布局。同时,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和督促行政部门起诉试点工作,适时进行总结推广。

创新预防机制。推动预防工作向“三机关一部门”即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延伸。重点在金融、民政、土地、水利等十个领域开展专项调查,提出系统预防建议。

加强预防宣传。预防“五进”宣讲活动,评选年度十佳检察建议和调查报告,向社会公开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年度报告,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修定我省《预防工作条例》工作。

 记者 张淑秋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吉林检察官方微博正式开通
·吉林检察“四个转变”贯彻修改后民事诉讼法
·人口计生委主任在吉林检察人口计生服务机构运行情况
·吉林检察提出强化执法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