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最低消费、开瓶费 谁在助推“舌尖上的浪费”

2013-01-29 09:27: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半份菜”倡议、“光盘”行动、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近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行动。这场自上而下的抵制浪费之风,在让餐桌卸下沉重餐盘的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一个反思:到底是谁在助推“舌尖上的浪费”。

    “觥筹交错”让拾荒者“眼睛发亮”

    记者走访中发现,无论是在星级高档酒店,还是路边小摊,食物的浪费已经“麻木”了众多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的人们。很多人嘴里的“勤俭节约”俨然只是教育小孩的“口头禅”。

    据了解,由于包厢环境好、有档次,一些大型酒店经常“一包难求”。但是不少餐饮酒店给包厢都设了最低消费,少的上千,高的达到上万元。高额包厢费经常导致消费者超量点菜点酒,浪费非常惊人。

    在西湖边的一家酒店,服务员告诉记者,包厢最低消费人均300元,能容纳12个人。杭州市民周黎明说:“要了12个人的包厢,但人只来了一半,6个人要吃出1800元,我们只能拼命点菜,最后有一半都没动过。作为客人我们又不好打包,而主人为了显得大方,就更不会打包了。”

    在杭州一家能容纳200人的餐馆里,服务员告诉记者,餐厅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包厢都是由政府部门和商务宴请签单消费,一天大概有2大汽油桶的剩饭剩菜被倒掉,超过了一天总菜量的十分之一。

    一些市民气愤地说,助推浪费的不仅只有“最低消费”,还包括“不能自带酒水”、“开瓶费白酒每瓶500元,红酒每瓶400元”等等霸王条款。在杭州西湖边,很多大的酒店不允许自带酒水,都有“开瓶费”。杨公堤一家餐馆拿出了更霸气的条款:如果自带酒水,就得按1:1的比例,在餐馆中购买同样价格的酒水。“而事实上,我们根本喝不掉,这不是故意放大消费吗?”在这里吃过饭的一家IT公司职员沈丽说。

    各类大型酒店每天产出的大量后厨垃圾往往吸引废品收购人员争相竞标。“各种茅台(600519,股吧)、剑南春等名酒都喝不完。我们把剩下的酒分品牌都倒入一大杯子,然后称斤卖。有人通过回收厨房垃圾一年能赚到10多万元。”一位承包酒店后厨垃圾的废品收购人员说。

    餐饮“霸王条款”背后的“浪费推手”

    “舌尖上的浪费”变得触目惊心时,是什么因素在助推?一些被采访者表示,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是浪费的“罪魁祸首”,酒店的霸王条款也难辞其咎。同时也有人指出,铺张浪费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份。

    不少消费者认为餐饮的“霸王条款”助推了餐桌上的浪费,但很多餐饮企业认为在这个完全竞争市场,这些限制是考虑到经营成本。

    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律师姜海斌认为,无论是最低消费和开瓶费都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律规定消费者有自由选择权,最低消费属于强迫消费;而动辄上百元的开瓶费与酒店提供的服务不相符合,违背了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则。”

    姜海斌说,当消费者遇到这些不合理的情况时,可以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消费者保护协会也应该多多呼吁。“由"霸王条款"导致浪费,餐饮业的做法于法于道德都说不过去。”姜海斌说。

    不少专家和消费者认为,“霸王条款”背后的最大推手是公款吃喝、商务宴请。“吃别人的当然不心疼,这些都是随意浪费。”人们对公款吃喝意见最大。

    “不是我们存心浪费,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考察接连不断,有时招待不周害怕项目批不下来。”杭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关工作人员说,“剩下很多菜,虽然心疼,但是如果我们打包,害怕别人说占公家的便宜。”

    浙江省社科院的专家钟其说,其实铺张浪费人人有份,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也在助推“舌尖上的浪费”,年年有余、满汉全席、死要面子……。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叶元春说,中国人认为好客就是多点菜,直到吃不完。其实这是一种陋习。有时餐桌文化甚至变成了奢侈炫富。

    餐桌“减负” 人人有责

    一些专家表示,在餐盘“堆积如山”的饭桌上,每个人都有为它“减负”的责任。餐馆的态度和服务、“三公消费”的规范化、老百姓的传统习惯等都有可能助推餐桌“减负”。

    “就拿包房费来说,我们作为消费者真的要转变观念,没有必要吃饭必进包房,没必要为最低消费掏腰包,这样就惯坏了那些店家,更惯坏了社会风气。”常常负责单位公务接待的杭州市民黄春桦说。

    在杭州一家名叫江南驿的餐馆,随处可见“钱是你的,资源是社会的”、“酌情点菜,请勿浪费”的标语。服务员还会主动提醒点的菜已经足够。这样的“标签”吸引了很多回头客。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叶元春说,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带走,餐厅也没有规定最低消费,不准自带酒水。我们国内的餐饮酒店要改变服务方式,进行业自律,不能对消费者过多限制;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

    正在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节约的话题也一直为代表、委员们关注。有代表、委员建议对节约立法,用立法的形式遏制餐桌浪费行为,包括对奢侈餐饮消费征收高额税,用经济手段刹住浪费之风;反对餐饮过度包装,节约成本,降低装饰性消耗;对剩饭菜强制打包并对其计费。

    广东省政协委员秦鉴建议说,清明前一天是传统的寒食节,从前人们在那一天只吃干粮,这里面蕴含着控制饮食的理念。“我建议将这一天定为节食日,把节制饮食有利健康的理念植入所有人的观念中。”

    “刹住浪费之风,不仅要靠上级强力推动,还需要各级领导下决心。”网民“单福山”说,建议中央应从“舌尖上的浪费”抓起,从小处着手,先易后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治理浪费之风的战争引向治理腐败”。(记者韦慧、周竟、岳德亮)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