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这些年,中国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奢靡之风却日渐盛行,有媒体预计,201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在奢靡浮华的风气中,公务消费的浪费行为尤其引人诟病,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批示:倡导节约之风,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杜绝浪费的潮流中,有一个身影引人关注,那就是“每做好事、必出风头”的陈光标。前天晚上,他带领员工走进饭店大吃别人的剩菜饭,并说自己的公司从此再不烧晚饭,以此鼓励员工节约,影响更多人。
虽然不知道陈光标的做法在卫生防疫方面是否恰当,但他的确让更多人意识到了今年的流行词汇——节约。那么,其他国家是如何对待“舌尖上的浪费”的呢?
澳大利亚华人胡方介绍,澳洲小型公务聚餐基本都是“份儿饭”,而大型聚餐靠服务生“适时地”提供每道餐品,上一道没吃完就不会上下一道,商家合算,买家也合算。
胡方:在澳大利亚,如果是小型的宴请,比如说10个人以下的,那么通常情况下会实行分餐制,由宾客根据菜单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根据自己的食量来决定主食之后是否还需要大份甜点以及咖啡,因为是分食制每一个人都是吃自己面前那一份,所以很少会产生浪费。如果是10个人以上,那么在活动当中,参加者是没有座位的,需要站立着和别人进行沟通,而在饮食环节,往往是会采取自助式,这种自助式有别于中国国内的自助餐,因为自助餐所有食物都会堆放在外面,而这种活动参加者能够看到的食物并不多,而且这些食物都是放在游走于餐厅当中的侍者所托的托盘当中,因为每次推出的菜并不是很多,而且是吃完了以后再准备新的端上来,所以可以大大减少浪费,使再大的宴会都能够做到吃多少就准备多少。
我们的近邻——韩国,也有与中国类似的饮食文化,他们爱围在一起共同夹菜,爱喝酒、说敬酒词,韩国KBS记者南黎明说,韩国的餐饮浪费主要发生在品种繁多的小菜上,因为这些都是餐馆免费提供的。
南黎明:韩国餐厅点菜一般都是按照人头计算的,来了几个人就要点几人份,当然你也可以要多或者要少,有的地方点菜会标着大中小三种号,服务员就会告诉客人,这三种号各是几人份,这样一来在一般情况下,大餐即使是剩也不会剩下很多。一般在韩国餐厅里吃饭在你还没有开始点菜的时候,会有服务生拿来一大堆装好菜的小碟子先摆在桌子上,韩国人吃大餐的时候习惯性都要配上各种小菜,这些小菜一般都是餐厅免费赠送的,它的种类很多,少则几种,多则十来种,但是量却很少,一般浪费主要出现在这些小菜浪费上,一些不太受欢迎的小菜就会剩下一些。去年借着一个日本著名餐厅发生剩菜重新利用的事件,韩国社会也严抓一阵子类似事情,为了减少食物浪费,媒体宣传力度也很大,韩国KBS电视台的直播室墙上挂着这样一幅画,画上有一个小沙锅,沙锅里放着钱有纸币和硬币,文字说明是如果碗里剩的是钱你还会把它扔掉吗?
美国是食品浪费大国。每年食物浪费损失约1650亿美元,占生产量40%。统计显示,美国人均食物浪费量是东南亚国家的10倍。他们的食物浪费主要发生在哪些环节呢?来听凤凰卫视纽约记者庞哲的介绍:
庞哲:美国是食品浪费大国,根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2年8月份一份统计显示,每个月3亿1100万民众每人都会浪费20英镑的食品,四口之家每年浪费粮食总额会达2275美元,美国家庭25%的食品和饮料都是会被丢掉的,餐馆和学校食堂也几乎有一半的食品被扔掉,消费者往往在购买大批量折扣促销的方式超额购入食品,吃不了就全丢掉,统计显示浪费现象不光在消费者方面,从农场装箱运输到零售超市销售都会造成大量浪费,超级市场将坏损新鲜蔬果看成是正常的运营成本,是保证质量的表现,统计机构表示浪费的原因主要是食品的充足廉价,导致人们为了方便和随意而不认为浪费粮食是一种浪费的行为,这种大量对粮食的浪费既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加工的污染,也损失了不少财富,但是美国从民众到政府目前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浪费的严重性,也没有着手设法解决这个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