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3年度春运开始了,北京站公安段接案室,电话铃不时响起,58岁的老民警董京城也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报案,还有很多求助电话,包括丢钱的、忘包的,连段里一些民警捡到了无主行包、旅客遗落物品,也愿意找老董,似乎有“追查能手”老董在,物归原主的希望就不会破灭。至于失主,他们称老董为“救星”。
自去年春运至今年,北京站公安段共帮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近500件,其中老董就帮旅客找回失物近百件,交到老董手上的旅客遗失物品95%以上都已物归原主。而今年春运三天,老董帮旅客找到了3件遗失物品。
故事
丢三落四的失主
一拿到遗失物品,老董会立即将它记录在案,直到被找到的失主在记录上签字。一般来说,每个失物都有个记录单,可老董自己弄了个厚厚的绿皮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各样失物的情况。
老董说,失物一拿到手上,总觉得沉甸甸的。而手头积攒的失物越多,心头就愈发沉重。于是,每见一个失主签字,老董的心里就乐和一回,松快一些。他希望在这本子上,能够集齐所有失主的签名。
那天已是午夜时分,突然,一位东北女子找到进站大厅的民警,并交来了一个电脑包和一个背包。“跟我同车的一个男的把东西落车上了,我们刚认识,没他的电话。你们帮着找找吧!”说完,她急匆匆地赶火车去了。
很快,这两个包转到了老董的手里。老董仔细查看,发现包里有一部戴尔笔记本电脑、2万元现金、高档茶具和一张飞机票。票上显示的姓名是“李先生”,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关于失主信息的物品了。
怎么丢的包?老董细问接报的民警,得知这位李先生和送包女子都是从成都乘飞机抵京的。到了机场,两人坐上大巴车到了西单。在路上认识的两个人下了车,决定拼车去北京站。可李先生忽然想起有件行李忘在了大巴车上,于是让的哥一路追赶大巴车。好不容易追上了,李先生跟拼车女子告别,冲上大巴找行李。女子继续前往北京站,途中却突然发现:李先生又把电脑包和背包落在了这出租车上!
想到李先生也会来北京站,老董让民警们注意有没有求助找包的,可李先生没来报案。怕失主着急,老董没再等,忙联系机场派出所,根据机票来查失主的基本信息。答复却是:没这趟航班号!
咋回事?老董一琢磨,难道是南苑机场的?再联系南苑机场派出所,果然,查到了失主信息。根据他的身份证号,老董联系上河北张家口李先生的户籍派出所,请求当地民警帮忙查找失主或者他的家属,让失主给自己回电话。
老董说,现在电信诈骗太多了,自己打过去,倒不一定被人相信是真警察,这种情况太多了,老董自己也理解。所以,他让失主打电话到北京站公安段找他,这样免除了怀疑,对方就会尽快来电。
果然,失主李先生很快来电。他正在北京站附近一家小饭馆坐着呢!“嘿,丢了那么多钱,你还有心情吃饭哪?”老董笑着问他。“我想反正也找不着了。哪料到你们这么快就找到我了!”李先生原已心灰意冷,打算吃完饭就乘火车回老家去,跟老董通话后,他颇感意外,马上奔到了北京站,激动地领回了自己装重金物品的两个包。
“电脑包里的两万元现金,可是我打工一整年的辛苦钱啊!”他对老董千恩万谢。但老董说:“我是应该的。要谢你去谢跟你同车的女士。”
心态
耐心宽容的警察
老董所在的接警室不大,两张桌子、电话、文件、文件柜,还挤着值夜班时睡的上下铺。采访不时被打断,电话铃声乍起,老董抄起笔,边听边做记录。随后,他打电话或者用“台子”,一通紧张的联系……
尽管老董说话和气,十分耐心,但仍有一些旅客因心急而态度蛮横。一位执勤民警告诉记者春运中的一件事。他在巡视中听说“两位女旅客捡到一个包”,立即过去查看,发现这个无主的长条女士包里装着现金和火车票。这趟列车12时40分就要发车了,而此时已是12时05分!
执勤民警赶紧将包交到老董的手里,请他帮忙寻找失主。老董立即通过台子询问广场上的执勤民警:有没有接到一位女士报案找包?同时,老董根据丢失的车票以及上面的身份证号码,联系失主的户籍派出所,转而找到了失主的父亲。
终于,河北女失主被找到了!她跑进北京站公安段来领包。没料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包被盗了,你们警察是干吗吃的!”
老董没有失去耐心。他跟女失主简短地解释,根据查实的情况,这包并非被盗,而是丢失后有人捡到,里面的任何东西都没有少。“还差15分钟就开车了,你别着急,我送你去吧。”
“等回来后该谢就谢你。”女失主说话还是不客气。老董微微一笑,没跟她计较,拔腿送她往车站走去。
如此向失主掏了心窝子却挨骂的事儿多了。事后老董却平静地说:“咱干的就是这个,这是你的责任。旅客遇到这事,开车前几分钟丢了钱、票,谁不着急呀,都可以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旅客都能平平安安踏上回乡的路,我们也就完成任务了。”
技巧
求帮忙放下身段
其实,老董曾做了多年的预审员,以前是利用闲暇时间,经常在接案室接报警,有失物求助的就主动提供帮助。有时忙得顾不上吃午饭,下班也经常晚点。由于找失主极少“失手”,老董成了接案室专职民警,旅客和民警在火车站捡到的包最终都交到了老董的手里。
在别人眼里繁杂细碎的活儿,老董却觉得有意思。“只要包里有纸有字,就有找到失主的希望。抽丝剥茧,其实这也是破案。”
为了寻找失主,老董多方联系,一般人不知道,事实上这也是多方求人的事儿。用老董的话说,“打电话是个技巧,要会说,还要客客气气。”“请求你帮忙办件事,”这是老董联系寻找失主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时,还要软磨硬泡。
有时,老董说自己也难免有好像低三下四似的感觉,所以打电话求助找失主时,他不喜欢同事在场。
“你说你是北京的铁路警察,想联系早已乘火车离京的失主,要失主的联系电话,对方能信吗?”老董说,“现在电信诈骗那么多,谁知道你的身份是真是假?”
不过,老董有他稳妥的解决办法。“请您帮忙联系一下失主,告诉他丢的东西找到了,不用打我这个电话,让他直接联系北京站公安段,就能找到我。麻烦您务必转告一下,谢谢您啊!”老董对着电话诚诚恳恳地请求着说。
对于态度恶劣、不爱帮忙通知失主的,为了失主的切身利益,老董不在乎个人受气,反复请求,好言相劝,对方被感动的不在少数。随后最激动的,当数得知财物失而复得的失主本人!每当此时,老董愈发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不过,老董也有遗憾。“两个月前捡到的一部笔记本电脑,到现在还锁在柜子里呢。”老董叹着气说,尽管电脑包里查到了两个电话,但找失主的过程却极其不顺。
写电话号码的纸上还记着海外婚礼的流程,看样子应该与旅行社什么的有关。先打了其中一个电话,人家倒是肯帮忙,可几次都没找到失主。
另一个电话,对方一上来就开骂:“骗子,别再骚扰我了!”虽说被骂,但还得查,为了失主,老董仍在努力着。他希望在无主失物最终被送到车站失物招领处前,还是能够回到失主的手中。
理解
尊重人是第一位的
今年58岁的老董干预审有40个年头,这使他养成了个习惯:把每一次找失主都当成了破案,他的“破案率”一直居高不下。
干预审,老董很有一套。他跟年轻的预审员说:“问案别直接问,绕着圈问。”有人对此不理解,直到亲眼见到老董问案,便完全信服了。
55岁的辽宁男子梁某因涉嫌盗窃,被带到了北京站公安段,却什么都不肯说。老董一进门,见梁某蹲在地上,紧皱眉头,低头不语,马上让他起来,跟自己一块儿坐到床上。
一杯水,一支烟,老董递过去,跟梁某聊起了家常。这一聊就是一个小时,而老董的话语间根本就没涉及到案子的事情。
最后,倒是梁某聊得不好意思了,竟是自己先提了出来:“别聊了。说这个案子吧,怎么作案的。”
老董说,跟人打交道最有意思,而最不好打交道的就是人。一上来就跟嫌疑人讲政策,没用。你要观察他,分析他的软肋在哪里。跟对方聊他的生活,他的老婆孩子,聊他的困难。
“这些人虽然犯了错,但也需要别人的关心。尊重人是第一位的。”对于北京站的违法人员,问案间,老董从来没有拍过桌子。“他们也不跟我矫情。最后供了,说了,有错就应该担当,应该改过。”
每当案子破了,找到失主了,老董也会有种成就感。“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没白干,所承受的那些委屈全都是小事。值了,值了!”
记者 林靖 文并摄
·浙江嘉兴:700余民警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服务
·[视频]辽宁沈阳:春运防盗 民警支招
·青海格尔木加强民警培训 保障平安“春运”
·被拐十年思念亲人民警帮助姐妹团圆
·江西七旬老人街头迷路热心民警帮助找回
·民警向农民工进行防窃、防抢、防骗演示
·民警向农民工进行防窃、防抢、防骗演示
·追记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民警吴涛
·北京社区民警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30年,南通唐闸民警的爱民脚步不停歇
·江苏南通民警传递爱 援建广西东兰老区
·安徽向困难民警发放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