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福建邵武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救治观察

2013-01-28 17:57: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拯救“武疯子”的“解锁行动”

  手持凶器,砍向家人和邻居,造成人命死伤……这样的惨剧时有发生,也许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略有不同,但类似的惨剧有一个共同点———制造者都是精神病患者,也就是俗称的“武疯子”。

  邵武市公安局记录在案的“武疯子”伤人案触目惊心:2009年的一天晚上,精神病患者邱某凤用菜刀将5岁的儿子砍死,其丈夫被砍成重伤。

  拿口镇一名精神病人蓝某不发病人很清醒,但发病时六亲不认,竟将邻居的小孩用石头砸死。

  通泰街道精神病人黄某经常在马路边向过往车辆扔石头,差点遭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有些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因为不堪其扰,加上担负不起昂贵的治疗费用,许多重症精神病人只能被关在家中,甚至用铁链拴住。”周邵福举例说,像昭阳街道就有一户人家,由于患精神病的儿子经常行凶伤人,无奈之下只好将其用铁链拴住,吃喝拉撒全在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

  “精神病人也是人,他们也应该有尊严地活着。”周邵福说,2010年,邵武市专门部署了一场针对“武疯子”的“解锁行动”,由综治部门牵头,组织派出所、民政办、社会保障所、残联办、卫生院、村(居)干部等职能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排查精神病患者,并严格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排查面达到100%。

  据统计,目前邵武全市范围内排查出的精神病人有566人,这些精神病人由所在辖区的乡镇(街道)专门负责送至定点治疗的医院进行鉴定,并建立档案。对鉴定为重性肇事肇祸、轻微滋事、潜在暴力倾向等三类精神病患者,送定点医院进行强制性治疗。

  精神病患者卸下“包袱”融入社会

  在邵武市精神病防治院的档案柜里,记者发现所有乡镇全部都建立了重症精神病人信息档案,并附有一随访服务记录表。

  “随访是我们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有些病人在医院治疗后,情况有些好转,可以出院回家,但还需及时服药,并注意观察其变化,如果一旦病情加重,必须再回到医院来。”邵武市精神病院院长陈洪仁说。

  据陈洪仁介绍,对精神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心理疏导。特别是有暴力倾向的病人,必须首先消除对方的攻击性,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千方百计让他保持快乐的心理,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正在谈话间,刚出院不久的精神病患者郑小盛(化名)来到陈洪仁办公室向其报告自己的状况。

  记者观察了一下,除了话比较多外,郑小盛似乎与常人无异。

  “我现在不会再惹事了,就是偶而会有幻听的感觉,这样还需不需要再药。”郑小盛询问。

  “药还要继续吃,平时可以多听一些轻音乐,舒缓一下心情。另外,还要听主治医生的话。”陈洪仁说。

  这时,陪儿子一起来医院的郑小盛的父亲得知记者正在采访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工作时,对记者翘着大拇指说:“我们邵武这项工作做得确实好,帮我们这些精神病家庭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有政府管,我们一百个放心。”

  郑小盛的父亲告诉记者,以前郑小盛犯病时经常打砸家里的东西,甚至还会殴打家人。由于家里穷,他只送郑小盛上过一次医院,因为付不起昂贵的治疗费,还没治好他就把儿子接回家了。现在,邵武市政府出资强制治疗精神病人,儿子的病情得到控制,现在可以在工厂里打工,自己生活自理,家庭生活也得到了恢复。

  类似郑小盛的例子并不鲜见。陈洪仁说,其实很多精神病患者都可以用药物控制,由政府出资救治管理精神病人,可以确保病人不会因为出院而中断治疗、中断救助,重新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相反,治疗得当后,很多精神病人都可以重新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记者手记

  救治管理精神病人任重道远

  “每个精神病患者家庭都有一部血泪史”。这是记者在邵武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强制精神疾病治疗制度,大量的精神病患者只能依赖自我或家庭的力量进行治疗和康复(《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事实上,家庭人力和财力的不足使这种治疗杯水车薪,几乎于事无补,只能让精神病人放任自流。

  这些年,邵武市逐步探索出通过残联、家庭、新农合和财政补助统筹解决费用的方式,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救治管理的“邵武经验”,对其它地区应有借鉴意义。但从目前看,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救助力量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救治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瓶颈”之一。邵武市共有精神病专业医院2家,床位120张,医生8名,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据陈洪仁介绍,近年来,邵武市排查精神病人566人,分级评估285人,经精神病医院评估为高风险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39人,救治不同程度患者417人。由于周边的县市没有专业的精神病医院,该市还承担了来自江西黎川、本省顺昌、泰宁等县市的精神病患者治疗,包括一些“三无”流浪精神病人员,因此每张床位与患者的比例高达1:3。

  更令人吃惊的是,邵武精神病防治院的医生竟然没有一个是正规医学院精神科毕业的,只是经过进修培训就上岗。目前,这些医生也没办法注册成为精神科医生,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他们实际上还是“违法行医”。

  此外,虽然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管理有专项经费,但从目前的物价来看,原有的经费不足以满足病人的治疗。面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愿出钱治疗,家庭困难的出不起,精神病人所在村居负担不了,相关职能部门又无此项开支,而由医院垫资治疗,医院的经济压力很大,最后导致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治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种种困难表明,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治依然任重道远。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10月26日,我国正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从立法层面解决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治难的问题。今后,救助精神病人尤其是及时收治有暴力倾向的“武疯子”,是关系社会公共安全的大事,将成为政府一项常态管理、长效管理的工作。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福建平潭警方设立台胞服务点
·福建出台十项措施改进作风
·福建:为民故事感动代表委员
·福建华安县:专项检查规范执法和办案安全
·福建高院25条规定改进工作作风
·福建打掉250个黑恶势力团伙

·福建打掉250个黑恶势力团伙
·福建:开建保障性安居房10万套
·福建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
·福建三明司法建议“把脉支招”社会管理
·福建仙游法院:夜间法庭调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