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社论评论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先管好公款吃喝

2013-01-28 14:48: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广西日报 

[新闻背景]近日央视的一则新闻报道称,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而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报出的一个统计数据表示,全国公款吃喝的开销一年已达300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目前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人民日报近日也发表评论员文章,鲜明提出要狠刹公款吃喝风。

“舌尖上的浪费”,既有来自民间的红白喜事、人情来往开销;亦有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特别是公款吃喝,浪费惊人。据一项调查显示,92.6%的严重浪费属于公款吃喝。如各项检查指导、验收,需好好款待;争项目跑资金,少不了吃吃喝喝;向上级单位请示汇报,吃吃喝喝好谈工作;兄弟单位交流学习,要吃吃喝喝以尽地主之谊;在外招商引资,要吃吃喝喝以表诚意。由此,“盛宴”变成了“剩宴”,不仅耗费了公共资源,败坏了党风政风,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现实中的公款浪费现象,还不只是“舌尖上的浪费”。办公楼超标建设、办公用品使用、借外出考察学习为名公款旅游观光,等等。总之,无论是何种名目,最终都是公款买单,花纳税人的钱。笔者认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规章制度中,有很多条款严禁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强化制度反腐,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理应按照“规定”和“禁令”,狠刹公款吃喝风,严禁公款宴请等不必要的接待活动,依法监督、严惩、防范公款浪费行为。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款吃喝的浪费之风,与这种传统美德是格格不入的。“成由勤俭败由奢”,是千古遗训,亦是警示。提倡勤俭节约,文明就餐,应该积极倡导一种文明健康理性的消费方式,引导公众抛弃面子心理和虚荣心态,养成良好习惯,正确“吃饭”,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导向和风气,使“铺张浪费可耻”成为人们的共识,消除“舌尖上的浪费”现象。

提倡勤俭节约,必须下大力气遏制公款吃喝。这不仅需要各地干部群众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抵制公款消费不正之风,更需要强化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力,把公款吃喝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真正卡住公款吃喝的喉咙。只有这样,才会彻底遏制这种“舌尖上的浪费”之风。

卓尚坤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新华时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人人有责
·检察日报:警惕“舌尖上的浪费”
·人民日报:“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