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王莉莉:多给执勤交警一些“正能量”

2013-01-28 14:44: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人们的脚步刚刚跨入2013年,视线就被“雾霾”牢牢锁住。雾霾逼停高铁、动车,迫使机场关闭,疾控专家也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高喊“不要出门”,然而交警,这个被别人和自己都定义为“马路吸尘器”的群体,却更高频次地出现在交通要道、事故现场……

    新华社曾于2007年对全国8个城市5025名交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交警平均死亡年龄为43岁左右,50岁左右死亡率处于高峰,也就是警龄在20年以上的交警是死亡高危人群。空气污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工作压力、交通噪音、在太阳光下长时间站立等也是危害交警身体的因素。

    彻底根治污染是一个长远目标,当下最紧迫的是交警主管部门尽快配发适于交警执勤时使用的防护装备,尽快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减轻交警工作压力。公安交管部门领导要密切联系实际,尽最大可能关爱交警,对交警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待遇上的倾斜、政治上的优先,应严格和细化交警的体检和休假制度,使相关制度得到落实。

    交警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必须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社会福利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应针对交警的工作特点作相应调整,例如在退休年龄、医疗、养老金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当然,交警的付出更需要交通参与者的理解和支持。冒着诸多危险站在雾霾中的交警,调控的是滚滚车流,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让他们感到温暖,获得能量。进而,如果人人都能少一些违法行为、少一些埋怨指责,做文明的交通参与者,就必然能减少拥堵,减少事故,不但减轻了交通压力,而且是对交警最大的爱护。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