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上至局长下至普通干警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同时,该市有8个区检察院反渎部门在该市检察院反渎局的领导下,协同对7起涉嫌渎职犯罪案件展开调查。即使是元旦3天假,也无一人休息。
正是这样一股从上到下的昂扬斗志让武汉市检察机关反渎部门在2012年取得了骄人成绩:全年共立查各类渎职犯罪案件46件67人,办案数同比增长54%。其中大要案36件,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333.24万元,办案数、大要案数稳居湖北省检察机关反渎部门之首,荣获湖北省检察机关“十佳反渎局”称号。
“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完善机制,通过这3个步骤,我们的反渎队伍正在向一支‘王牌军’迈进。”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局长肖军说。
■转变观念
树立“经典案例”,以个案指导类案
“观念决定行为、谋略决定效果。我们反对就案办案,倡导用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查办渎职犯罪案件。”肖军告诉记者,通过建立以个案指导类案、社会热点通报等制度,该局彻底结束了反渎案源“等、靠、要”的局面。
2012年3月,武汉市武昌区检察院反渎局根据群众举报,查处了一起社保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违反规定为不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导致国家养老金被骗领案。
武昌区检察院成功突破该案后,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第一时间将该案作为“经典案例”向全市反渎部门通报,并将办案经验整理成文以供参考。当月,洪山区、青山区检察院反渎局就积极借鉴有关做法,分别查处了辖区内社保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2件2人。
2012年,类似的“经典案例”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共通报了6次,每次都能引起连锁反应。因指导类案效果明显,其中5个案例还被湖北省检察院收入到《初查方法实例参考》一书中。
“渎职犯罪在一个系统中往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通过树立‘经典案例’的方式,就能以点带面,以个案来指导类案的查处。”肖军告诉记者。
除了树立“经典案例”,武汉市两级检察院反渎部门转变观念、拓展案源还呈现出另一个明显特点:高度关注社会热点,即凡是大家热议的民生现象都及时研究,凡是媒体曝光的行业问题都主动出击。
2012年,武汉市“治庸问责”第一案,“地铁招标门”、“出租车刹车门”等引来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都在第一时间进行立案侦查。目前,过半案件已获判决。
与此同时,该院反渎局还形成了社会热点关注通报制度,向全市各基层检察院发出《关注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等通知,引导全市检察机关反渎部门将渎职侵权案件的查办工作纳入到全市经济建设大局中考量,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渎职侵权问题。
■提升能力
以战代训,岗位练兵从局长开始
有了充足的案源,就需要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结合自侦工作的实际情况,肖军认为,“以战代训”绝对是强化队伍建设的不二选择。可是组织“练兵”该从谁开始呢?
肖军给出的答案是全市16个基层检察院的反渎局局长。
2012年2月初,武汉市四新生态建设管理委员会土地局原局长余某利用职务之便虚构假公司骗取651万元国家征地拆迁补偿款一案进入攻坚阶段,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决定以突破此案为契机,组织一次为期一周的实战培训。
2月8日至14日,武汉市16个区检察院的反渎局被分成了14个讯问组,分别由每个区院反渎局局长搭配一名干警组成。每个讯问组根据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提供的相关材料,制定讯问计划,并根据安排依次对有关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力争在已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这是一次“练兵”,更是一场“竞赛”。各位反渎局局长都丝毫不敢马虎,精心挑选搭档,制定详细的讯问提纲。最终,在该案中提供虚假评估资料的评估公司、水务集团工作人员被成功突破,结合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在初查时利用国土资源部的卫星图片和技术手段固定的证据,主犯余某精心构筑的防线被彻底摧毁,全案顺利告破。
结案后,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及时对这次实战培训进行了总结评估,领导小组对各区检察院拟定的讯问提纲和现场讯问笔录以及突破案件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定。“这次实战培训不仅锻炼了大家的侦查能力,还让我们发现了一批侦查人才。”肖军说。
反渎局局长带头办案极大激发了全市反渎干警的斗志。随后,武汉市检察院又确定了以市检察院为“主力军”,以各区检察院为“主战场”的总体部署,将以前的“单兵作战”改为整体联合作战,市检察院成立两个侦查室、一个案件协调室和综合室,主动将权力“下放”,明确了各室的“权”与“责”,同时将全市16个区检察院划分成江南、江北两个片区,由两个侦查室负责指导协调。
为了突出各区检察院的前沿阵地作用,在侦查办案的关键时期,各区检察院在市检察院反渎局和区检察院检察长的统一指挥下,调动全院力量,按各自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围绕案件需要组成若干个办案组,负责案件的突审,证据的收集把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抓捕、传讯,对重要证人传唤、材料准备、技术支持,以及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等,形成联合打击渎职犯罪的合力。
“以前大家总是说办案力量不足,办不了那么多案件,但是现在大家不再说办案力量不足了,而是主动请缨,积极要求参战。有这么一支充满精、气、神的队伍,我们有信心能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拿下更多大案要案。”肖军告诉记者。
■完善机制
“集群作战”打击“集团犯罪”
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打破“案多人少”的困境还得益于他们构建的“一体化”办案机制,而“一体化”的精髓就在于16个字: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
2012年3月,武汉市地铁2号线广告在招投标过程中“不要7亿要10亿”,一时引起舆论哗然。
该案发生后,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及时调动东西湖、黄陂各区检察院参与办案,形成联合办案组,增强办案力量,上下联动、各负其责,极大缓解了单个检察院人手不足的局面。
为了解决查处渎职犯罪工作中遇到的重重阻力,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只要是涉及影响全市经济建设大局的案件都主动向市委领导汇报,同时启动横向协作机制,由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牵头,与纪委、公安等部门联合办案。
2012年初,武汉市检察院根据群众举报对发生在武汉化学工业区80万吨乙烯工程上游管廊征地拆迁过程中,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与当地街、村干部和社会人员相互勾结,违法抢建房屋、骗取国家拆迁补偿款,造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损失的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
办案人员经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是国家工作人员、街道领导干部及村长、拆迁公司和当地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在20米规划红线内共同非法违建抢种房屋,抢种面积达14.6万平方米,新增拆迁补偿资金2.3亿余元,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该案发生后,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将情况向市委进行了详细汇报,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对此案高度重视,要求严肃查处。
根据市委书记的批示要求,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及时成立了以自身为主,市纪委、市公安局和各区检察院共同参与的“3·16”办案组。目前,办案组已对涉嫌犯罪的22人进行了立案侦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除了与纪委、公安建立线索移送、情况通报、联席会议等协作机制外,武汉市检察院反渎局还加强与审计、安监等部门的联系协作——在国家惠民政策适用领域,在对各种专项资金、补贴的拨付情况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关一旦发现问题,就将相关线索材料传送检察院,反渎局将组织专项调查,确保国家专项资金的合法使用。
2012年9月13日,武汉“夺命电梯”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后,安监部门及时邀请反渎干警提前介入责任事故调查,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涉嫌渎职犯罪人员进行立案侦查,严惩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一体化’办案机制让我们的办案力量不断壮大,”肖军告诉记者,“如今,我们不仅有100多名想办案、会办案的反渎干警,还通过横向协作机制联合鉴定、技侦等专业人员,安监、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以‘集群作战’的方式打击‘集团犯罪’,将上百股力量拧成一股绳,点哪打哪,一打一个准”。
·武汉铁路局 旅客行动不便微博可约服务
·武汉新洲:五类案件须召开庭前会议
·“天网+地网”:武汉命案低发高破的秘诀
·武汉江岸区为38个社区配发消防摩托车
·武汉铁警端掉倒卖火车票订单号窝点
·湖北省政法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湖北省政法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湖北武汉江岸:旁听“两会”吸纳意见建议
·武汉民警“携手”北斗警用服务平台
·[视频]消除不文明行为 武汉成立地铁执法队
·武汉铁警方成功抓获15名票贩子
·武汉副检察长写成30集反贪剧 “副市长下跪”搬上荧屏